陶永康
《赛鸽天地》杂志责任编辑,该杂志创始人之一。曾任中国教育电视台《信鸽》栏目节目统筹,中国教育电视台《飞翔》栏目主编,内蒙古卫视《赛鸽天地》栏目执行制片人。热衷于赛鸽文化的传播。自幼养鸽,那时以观赏鸽为主,也有少量信鸽。1983年加入信鸽协会,曾担任一级裁判员。参加市、区、俱乐部的比赛,近年以打公棚赛为主。
详情>>

重提信鸽科研

      2017年秋季,对于信鸽比赛来说是多灾多难的,不断有赛事遭遇“滑铁卢”的信息传来,既包括公棚赛,也包括信鸽协会主办的常规赛和特比环赛。

      如果仅是公棚赛遭遇“滑铁卢”,人们尚可以说“公棚养功太差,鸽子不健康”。而协会主办的常规赛和特比环赛,鸽子则是养在鸽友家里,尤其是特比环赛,购环费用不菲,奖金额度诱人,鸽友们哪个不是倾尽全力?又有谁敢在诸多环节上稍有懈怠呢?

      但“滑铁卢”依然我行我素,不时发威,公棚赛、常规赛、特比环赛通杀。

      看来,遭遇“滑铁卢”,不是养功的问题,不是鸽子的健康问题,而是在司放的那一天或那一刻,大自然为这群赛鸽出的考题,超出了它们的应对能力。换句话说就是:司放的日期和地点选择错了!错在哪里?尚不明确,暂时无解,所以需要研究、探讨。

      鸽子不是万能的。一个体重只有几百克的“鸟”,它的抗逆能力是有限的。

      所谓逆境,也不仅仅是我们人类能看到的风、雨、雾、霾,以及人类能够部分做出预报的太阳黑子活动以及地震。

      因为有时蓝天白云、风和日丽,没有地震、也没有太阳黑子剧烈活动的报告,大群的鸽子就是不归,或归的不多且速度很慢。它们在路上究竟遭遇了怎样的困难?只有鸽子知道。但是做为鸽子主人的我们,做为赛事的主办者,做为执行司放任务的司放长,却没有人去研究、去深入地探讨这个问题。

      翻开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或九十年代的信鸽刊物,科研探讨之风伴随着淡淡的书香扑面而来,上海有一本刊物的名字就叫《信鸽科研》。那上面的许多文章,就是前辈们孜孜不倦、在科研探讨的崎岖小路上蹒跚前行的足印。

      信鸽运动本来是一项底蕴深厚、极富内涵的休闲体育运动。我们追求的是信鸽的高分速,但一位育种家的成长和成熟,一个优秀信鸽品系的育成,也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工作之繁复,非一蹴而能就。

      当下,我们鸽友普遍浮躁,追求急功近利,宁肯将大把的时间研究“打指定”,也不愿意研究育种和科学司放。

      纵观中外鸽坛,赛鸽家可以“速成”,育种家不能“速成”。赛鸽大国可以“速成”,赛鸽强国不能“速成”。因此,倡导学习之风,倡导科研之风是当务之急,也是向赛鸽强国进军之必须。


2017.11

专栏作家发表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上一篇:赛鸽取胜的真谛:要拥有最好的鸽子下一篇:没有了

信鸽小工具

App下载

官方微信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