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嗣高
从小跟随家人养鸽,上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参加赛鸽,出国前一直积极参加上海市信鸽协会组织的各项赛鸽活动。 1988年离开上海赴加拿大留学,1990年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MBA),毕业后留校负责中加大学校际交流项目。1995年加入加拿大贾克斯威特福特环境咨询公司,担任中国部经理,负责加拿大政府资助的中加合作项目至退休。由于从小就爱上赛鸽运动,即使在最困难的文革期间和最繁忙的加拿大求学期间都没有放弃对赛鸽运动的追求, 一有时间就学习与赛鸽有关的各种科学知识,从未停止收集有关赛鸽运动的信息和资料。2003年起驻上海,利用在沪工作的机会,重新投入赛鸽运动, 2004年春开始参加比赛,从参加第一场比赛起,每次比赛都夺得优异成绩。当中国信鸽协会开始评选育翔师,以短短几年的赛绩得到的分数已远远超过高级育翔师的评选要求,被中鸽协授予高级育翔师称号。
详情>>

推动赛鸽运动发展的几个建议

形势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在中鸽协会和各级地方鸽协的领导下,全国各地赛鸽运动正以前所位未有的速度发展。广泛的国际交流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更把中国的赛鸽推向国际赛鸽的前沿。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共有三十多万会员,年发放足环在一千万枚以上。中国一国的会员数相当于世界其他国家会员数的总和,中国当之无愧成为世界第一赛鸽大国。目前赛鸽运动发展有以下主要特点:

 

赛鸽运动起步较晚的城市会员数在增加,而赛鸽运动起步较早的城市,如上海,会员数在减少。与西方赛鸽强国相比,我国年青鸽友占比例较大,尤其是赛鸽运动起步较晚的中小城市。

 

公棚浪潮

近年来各地公棚如雨后春笋,尤其在北方,大小公棚层出不穷,出现了百万欧元,千万人民币的特大公棚,吸引了国内外许多鸽友纷纷前来参赛。据不完全统计,北京一地就有大小公棚三十多家。由于各种原因,新开张的多,办了几年关门的也不少。由于市场机制的作用,通过竞争,真正体现了优存劣汰。公棚为鸽友提供了一个同台竞争的平台,尤其是对那些不具备参加本地会赛的鸽友提供了检验自己鸽系的途径。尽管公棚赛永远不可能取代鸽会赛,但不失为会赛的补充,发展前景广阔。

 

特比环浪潮

进几年来,各地鸽会纷纷组织特比环大奖赛,搞得轰轰烈烈,促进了当地赛鸽运动的发展。以上海为例,上世纪九十年中,上海鸽界并不活跃,赛事不多,以500公里,1000公里,2000公里“老三篇”为主。1997年以后,中国鸽界掀起了一个史无前列的引进浪潮,这次引进是全方位的,全国性的。北方地区的鸽友,尤其是北京的鸽友,引进的势头比上海有过之而无不及,使上海在中国鸽界的传统地位受到很大冲击,中国现代信鸽竞翔发源地上海颇有失去中国赛鸽龙头老大的地位。但是,自1998年上海市信鸽协会开创了幼鸽特比环汽车大奖赛以来,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尽管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特比环售环的数量逐年递增,竞争越来越激烈。经过了十一年的风雨洗礼,已经成为全国鸽友瞩目的,最具权威,也是最大规模的品牌赛事。不仅使上海鸽友的赛鸽热情得到了很大提高,还吸引了国内外高手以不同形式来上海参与这一赛事,高手云集成为上海市特比环比赛的一大特点。这一下上海赛鸽的氛围又火红了,上海赛鸽的地位又确立了。从以下的一些历史数据可以了解此项赛事的激烈程度:

        1999年售环10000枚         决赛4296羽  
        2000年售环10000枚         决赛5132羽
        2001年售环10000枚         决赛5579羽

        2002年售环16000枚         决赛6420羽

        2003年售环15656枚         决赛7575羽
        2004年售环20000枚         决赛10658羽
        2005年售环27718枚         决赛13618羽
        2006年售环38000枚         决赛18281羽 

2007年售环57045枚(分南北两线)

 

正是上海市特比环大赛振新和促进了上海赛鸽运动的发展,可以说上海市特比环大赛上海市赛鸽运动发展的一个里程碑。这个例子从另一个角度证明赛制的重要性,赛制能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

  

目标

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使中国从一个赛鸽大国发展成为一个赛鸽强国是我们每一个鸽友梦寐以求的目标。显而易见,与西方赛鸽强国相比目前我国的赛鸽水平尚有差距。许多鸽友都有打造中国自己的品牌,培养中国自己的鸽系,让中国自己的鸽系走向世界的宏伟目标。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我们前面的路还很长,面临许多挑战。为了赛鸽运动的进一步发展,我以为我们应该开展和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打造和提升赛鸽文化

在西欧赛鸽强国中,赛鸽是一项高尚的活动,鸽界的社会地位很高,鸽友得到社会的尊重与认可。这些国家的政府把赛鸽运动作为一个产业来对待,充分认可赛鸽运动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作用。各种不同媒体经常报导赛鸽活动和赛事结果,比利时,荷兰和德国一年一度的颁奖大会非常隆重,由国家,省,市的领导人或议会议员亲自到场颁奖,这充分体现了社会对赛鸽界的认可以及赛鸽运动的社会地位。相比之下,中国鸽界还没有应有的社会地位,鸽友还没有得到社会的认可与尊重。上海的报纸和电视对信鸽界的报导大部分是负面的,不是养鸽扰民,就是物业或邻居把鸽友告上法庭,法庭判决拆除鸽棚。许多鸽友最担心的是哪一天自己的养鸽权受到挑战,最关心的是有一个和谐的养鸽环境,。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从中鸽协到各级地方鸽协,应把打造赛鸽文化,提升赛鸽运动的社会地位,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每个鸽友,除了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文明礼貌的个人素质外,应积极参加社会公关,以自己的言行来改善鸽界的公众形象。为了加强公关,建议各级鸽协每年按一定比例在结余中拨一部分作为公关基金,并建立一个公关委员会,负责以下各方面的工作:

  • 管理公关基金;

  • 组织募捐和慈善拍卖等活动筹集公关资金;

  • 负责与媒体联络,大力宣传,正面报导赛鸽运动,宣传鸽界回馈社会的事例,如上海鸽会支援希望小学。必要时可以花一些费用做正面的广告宣传,以便扭转现有的社会形象。

  • 组织社会公益慈善活动。德国一个城市的鸽会每年举办公益拍卖活动,用拍卖所得,向市民捐赠救护车,为政府和社会各界所称道。上海完全有条件也做类似的公益义举。

     

    建议:

    各级鸽会建立公关委员会,打造赛鸽文化,提升赛鸽运动的社会地位。

     

    国际鸽联奥林匹克评比

    我国己于1997年参加国际鸽联,但至今尚未参加每二年一度的奥林匹克评比。参加奥林匹克评比是我国赛鸽运动走向世界,让国际鸽界认识中国的一个重要途径。东欧的一些国家如捷克,罗马尼亚,匈牙利等积极参加每次评比,经常有不俗的表现。

     

    建议:

    中鸽协尽快把参加国际鸽联奥林匹克评比提到议事日程,成立一个专业委员会研究中国参加的问题和障碍,并提出解决方案。

     

    电子扫描记时

    尽管电子扫描记时技术已很成熟,在我国也已被广泛采用,包括公棚和各地许多鸽会。然而象上海那么大的鸽协仍未采用,采用电子扫描记时是大势所趋,就象当年电话报到取代持鸽报到,鸽钟报到取代电话报到一样。目前的声讯台报到记时已不适应赛事发展的现状,阻碍了赛鸽运动的发展。

     

    建议:

    在条件成熟尚未采用的地方尽快推行电子扫描记时。

     

    赛程分类

    国际上250公里以下为短距离,250-600公里为中距离,600-800公里为一日长程,800公里以上为隔夜长程赛。我们经常提国际接轨,为了参加国际鸽联奥林匹克评比,为了让中国赛鸽早日走向世界,我国的赛程分类应作调整,以便与国际上通用的一致。

     

    建议:

    中鸽协修订竞翔规程。

     

    鸽王和最佳鸽舍评比

    中国的赛鸽运动经过近十年的飞速发展,与赛鸽强国的差距越来越小。但是,现有的差距究竟在那里。我认为中国赛鸽运动发展已经到了十字路口,缺乏鸽王和最佳鸽舍评选机制已经制约了中国赛鸽运动的进一步发展。纵观欧美赛鸽强国,从最基层的俱乐部到全国赛鸽协会,每一级赛鸽组织每年都举行鸽王和最佳鸽舍的评比。除此之外,各种鸽报,信鸽杂志乃至饲料公司也举办类似的评比。有的还组织国际评比,如扬.贺尔曼的鸽报和凡赛尔联合举办的世界冠军评比(World Champions).为何国外的鸽友对评比鸽王和冠军鸽舍如此热情?很简单,因为这一评比对评选优秀赛鸽和鸽舍提供了一个系统和客观的方法。通过评选,使广大鸽友能清楚地看到什么才是最优秀的赛鸽,哪些鸽舍才是名副其实的最佳鸽舍。可以断定,一旦中国各级赛鸽组织的评选体系建立之后,必将大大促进我国赛鸽运动的发展。通过长期努力和持之以恒的实践,相信一个出现几个鸽王,并连续几代评上鸽王的家系会在中国出现,这样的家系就是我们所追求的,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中国自己的品系。随着各地评选机制的建立,以及相应赛制的增改,不久的将来,中国能选拔出奥林匹克代表鸽,参加国际鸽联举办的每二年举行一次的奥林匹克品评赛,真正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评选鸽王和最佳鸽舍体制的建立必将成为中国赛鸽运动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

     

    超远程品系的产生

     赛制决定一切,赛制有如一张筛网,其筛孔孔径的大小决定了所得的结果。众所周知,中国现代信鸽的起源是自上世纪30年代开始以李梅龄医生为代表从欧美赛鸽强国引进的各种优秀品系,间接引进的还有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军用鸽和美国军用鸽。可以肯定,其中必有中短距离快速品系。由于当时会员少,都住在中心城区,因此可以进行中短距离比赛。事实上,自那时起,一直到上世纪50年代中期,上海鸽界一直举行从苏州,无锡,常州,南京等地开始的中短距离比赛。解放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会员人数越来越多,在上海六千多平方公里土地上,鸽友分布范围也越来越大。由于受当时科技水平等诸条件的限制,而且比赛都是全市范围的,因此中短距离比赛越来越不现实。这导致赛事只能向远程和超远程发展,从而形成了每年只组织500公里,1000公里和2000公里的赛制。在不计算分速以及通讯手段落后的前提下,只有放超远程,才能决高低。当时鸽友们以年年终点站有归巢鸽为自豪,对争高位名次,尤其是500公里比赛名次并不十分重视。由于长期受这种赛制的筛选,逐渐形成了具有吃苦耐劳擅长飞超远程的中国品系。这种长期选择的结果,实际上同时把当时引进品系的快速归巢的能力逐渐筛选掉了。这是一个很经典的例子,充分说明了赛制的重要性,什么赛制决定什么结果。

     

    评选鸽王和最佳鸽舍为鸽友确立了一个明确的方向,能促使和鞭策鸽友为培养能在一个赛季中反复高位入赏的杰出赛鸽和家系而努力。一般来说,赛鸽可分为二类:领头型赛鸽和跟随型赛鸽。而大多数赛鸽为跟随型赛鸽。为了把真正的领头型赛鸽挑选出来,唯一的办法是通过反复参赛。只有多次高位入赏鸽才是领头型赛鸽。由于评选鸽王需要在一个赛季中多次成绩,因此只有多次高位得奖鸽才能登上鸽王宝座。鸽王和多次获奖鸽比偶然一次获得冠军的赛鸽要可靠的多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鸽王是真正可靠的赛鸽这一公认的事实,在欧美赛鸽强国鸽友心中已深深地扎根,鸽友对鸽王的追求是毫不动摇的,为了争鸽王愿意承担丢失一羽超级赛鸽甚至十多万美金的风险。比利时迪沃斯用迪沃斯争夺比利时1997年长距离KBDB鸽王就是一个很深刻的例子,说明赛鸽强国的鸽友把争夺鸽王放在如此重要的地位。每一个参加竞争鸽王的鸽友,实际上都在参与筛选既稳定可靠又能快速超前归巢的杰出赛鸽。通过长期的坚持不懈的努力,必定会有丰硕的收获。优胜家系,种群,品系就有可能产生。

     

    建议

     在中鸽协的领导下,中国各级赛鸽组织应加快制订鸽王和最佳鸽舍评比办法,并付诸实施。我深信,开展鸽王和冠军鸽舍评比是中国赶超世界赛鸽先进水平的必由之路,必将促进中国赛鸽运动的发展,必将成为中国赛鸽运动发展的一座伟大的里程碑。

专栏作家发表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上一篇:免疫系统-信鸽抗病能力之来源下一篇:没有了

信鸽小工具

App下载

官方微信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