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 巢 絮 话

鸽 巢絮 话

郭云

公元625年,穆罕默德亲率大军同异教徒进行一场大战,结果被异教徒战败。穆罕默德逃之一山洞前,钻进去躲藏起来。异教徒追到山洞口,不见了穆罕默德,却看见洞口门前有很多鸽子,有老鸽,也有小鸽,有的鸽子还转着圈翩翩起舞,“咕咕”呜叫,互相追逐嘻戏。追兵将领认为如果有人钻进洞,鸽子肯定会飞走的,洞口有许多鸽子,证明洞里不会藏人,故下令继续往别处追去了。后来穆罕默德回到了麦加城,重新组织军队战胜了异教徒,创建了伊斯兰教,为纪念鸽子救命之恩,穆罕默德下令教民不能随便宰杀鸽子。穆罕默德藏身的山洞,实际上就是原始的鸽巢,那鸽子肯定有是人饲养的,否则,有人钻进了它的巢中,哪有不怕人,不飞走之理。  

 从穆罕默德落难的这则故事可以看出,人类饲养鸽子的历史可谓绵绵远长。鸽子是原始文明的使者,大自然的生灵。近代,又被人们誉为和平的象征。做为酷爱鸽子的我,总想知道它自从被人类驯化为家鸽之后,它最早生活的鸽巢应该是什么样子?现在,人类为鸽子建的巢,无一定格局,依国度的不同,经济基础的强弱,其差距是很大的。如在欧美许多发达国家,他们为鸽子建的巢豪华气派,虽说样式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环境优美,宽畅舒适,大的鸽巢可达几百平米。如美国最老式的鸽巢建有三层楼高,下面养种鸽,上面养放飞鸽。现在大都建在地面,或高层建筑的顶层,改成了一层,且分种鸽、赛鸽、幼鸽等巢,管理方法相当先进,用现代高科技技术,微机管理鸽群。其他如赛鸽王国比利时、荷兰、英国等国家的养鸽者,他们为鸽子建的巢,虽大小有别,但其豪华程度,非我国一般养鸽者能比。不过近年来我国的某些职业养鸽者,他们为鸽子建的巢,也已达到了国外某些强豪鸽巢的水平。  

我养鸽前后已有30多年历史,在我看来那鸽巢不一定要建的有多么豪华、气派,关键是所饲养的鸽子必须有超强的恋巢意识,要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培育恋巢性更强的种鸽,否则鸽巢建得再好,鸽儿们不喜欢它,甚至远走高飞,又有什么用呢.?记得我童年时为鸽子建的巢相当简陋,只不过是用土坯、木棍、茅草组建起来的。那时我还小,在父母的帮助下,将鸽巢建在屋檐下的鸡窝上面,仅有一二个平米,装上一个仅能容我钻进去的小门,墙壁上钉二对用柳条或芨芨草编织而成的喇叭型鸽窝,即成为鸽儿们栖身的巢了。虽说巢小了点,也丑了点,可两对小鸽却不嫌弃,每天飞出飞进极为满意。不久,他们结为两对夫妻,在小巢中生儿育女,很快就发展到十余只。那小鸽巢实在蹲不下众多的小鸽子了,我只好在鸽棚上面的屋檐下又钉上二棍长长的栖架,钉几对喇叭型的鸽窝,让他们在外面露宿,鸽儿们仍感到极为满意。尽管夏天酷热难捱,冬日寒风侵袭,有时还得不到食物充饥,可他们没有一羽因家贫而离巢出走,总是亲亲热热地生活在一起,飞时群起,落时同归。我还给其中二羽雄鸽背上鸽哨,那悠扬顿挫的鸽哨声,使枯燥的天空充满了生气,给贫瘠的乡村增添了热闹的气氛,也给我的童年留下了美好温馨的记忆。

后来家乡规划了新的居住点,我不得不将爱鸽全部搬到新家,并且为他们建了一个大一点的鸽巢,足够它们几代同堂,安心居住了。在关养了一段时间后,将它们放开家飞,谁知鸽儿们全部飞回旧居。旧居已面目全非,包括鸽儿们的巢,已成一片废墟。只有鸽巢边半堵没有推倒的墙还兀立在那里,可是鸽儿们仍凭它们非凡的识巢本领,找到了昔日那贫寒的小家,并且全部落在那断墙残壁上“咕咕”呜叫。新家离旧居相隔只有二百多米,可我怎样驱赶,鸽儿们仍不恋新家念旧巢。太阳落山后,固执地仍旧落在那里,飞上飞下地寻觅它们昔日的小巢。无法,只好在天黑时,将鸽儿们一一捉回新巢,如此这般,折腾了好几次,鸽儿们才算在新巢定居下来。但每隔几日,仍发现它们在旧居的断墙上停留歇息,对它们的故居仍持坚定的留恋态度。   

十七岁那年我参加了工作,在外地一大型企业工作。由于住单身宿舍,无条件养鸽,但对鸽子仍怀有极大的兴趣。每当天空中有鸽飞过,我总是目送它们消失为止。一天,我突然发现从地面通往八层楼运输物料的运输机走廊底部,衔接楼房的水泥横梁上,栖居着一对雨点灰鸽,它们在此处安家筑巢。看样子是一对恋巢性不强的家鸽,否则,怎能成为浪迹野外的游客。虽说无人敢冒着生命危险去捕捉它们,但是这里建巢是非常危险和不安全的。因此,我常留意这对鸽的生存安危。后来果然让我言中了。这对鸽孵育了一对幼鸽,刚会扑翅讨食,,一天,在老鸽飞出寻找食物时,从横梁上掉了下来,虽没有摔死,却成了一位不爱鸽者的美餐。又过了不久,又有人用汽枪打死了其中一羽老鸽,另一羽从此不知下落。为此,我常为这对鸽的悲残命运而伤心,后来又觉得这对鸽命该如此,谁叫它们恋巢性不强,有家不归呢?寄人篱下,能有好的结果吗?

离家十余年后,我终于想方设法,从条件优越的外地,调回了久别的故乡。回到家中,我的第一件事,就是建巢养鸽。这次我养的鸽是飞翔能力及恋巢性更强的信鸽。鸽巢依然是土坯砌墙,茅草盖顶,只不过比过去大得多了,前后共饲养了50多羽信鸽。在信鸽协会组织的信鸽竞赛中,先后为我取得过500700公里的冠军,1000公里的优胜等许多优异的成绩。想那竞赛路上,崇山峻岭,狂风骤雨,天敌人害,险象还生,缺食少水,弥雾漫漫,其困难程度可想而知。可是鸽儿仍以它们那极强的恋巢和识巢本领及顽强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难,快速地返回故乡。给我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惊喜和荣誉。特别是有二羽恋巢能力极强的雨点鸽,它们那顽强的精神和毅力令人叹服,恐怕我们人类也很难做到。一羽雨点雌鸽,在一次500公里的竞赛中,当天没有飞回,第二天一早,它艰难地飞回来了,一拐一拐地扑到饮水槽边猛喝一气。当我抓它时,乖乖的一动不动。握在手中,我感到湿漉漉的有些异样,仔细一看,我的心猛地颤抖了起来,此鸽半个胸部的皮毛被恶鹰整个抓去,露出了鲜红鲜红的半个胸肌,鲜血已将整个胸部染成了黑紫色,嗉囔也被抓开了一个一寸长的口子,刚刚喝的水,全部从伤口流了出来,看着鸽儿伤残成这个样子,仍以顽强的毅力,拼命飞回这仅能遮风挡雨的土巢,我的心既内疚又心疼,即而又被鸽儿顽强的恋巢精神所感动。我颤抖着双手,忍着内心的痛疼,为鸽儿清洗缝合了伤口,并涂抹了一遍消炎药。心想:此鸽遭此沉重的伤害,今后即便不死,也会失去飞翔能力。可没想到它回到巢中之后,精神一天好似一天,嗉囔的伤口结成了一个干硬的伤疤,并和缝合的线连在一起脱落了,半个胸部也结成了厚厚一层伤疤,而且一天天缩小,最后成为鸡蛋大小的空壳脱落了,只是胸部从此再没长出新羽,只覆盖了一层极薄且透明能看清肌肉的皮肤,随着伤口的愈合,鸽儿的飞翔能力也恢复到了原来的状态,在第二年的春季比赛中,雨点雌鸽竟然从更远的1000公里外的异地快速归巢,并取得了第6名的优异赛绩。

还有一羽雨点雄鸽,它的后代儿孙多次在竞翔中取得过优异成绩。一位关系要好的鸽友,执意借去改良自己的鸽群,鸽友的鸽巢及饲养条件相当优裕,可雄鸽到朋友的鸽巢之后,好几天面对美食佳肴不吃不喝,只是伺机如何逃离生疏的鸽巢。鸽友为雄鸽准备了好几羽漂亮的雌鸽,可雄鸽不屑一顾,从春天借去,到秋天将临,它没有看上一羽雌鸽,更不用说传宗接代了。鸽友一气之下,将雄鸽翅膀两侧各十根大羽拔去,心想这样一来,雄鸽无力逃茏归故巢,该安心配雌鸽孵小鸽了,谁知几天后,雄鸽奇迹般在鸽友的巢中消失了。鸽友急忙来我家,询问雄鸽的下落,并告诉了我雄鸽出走时的情景,我听后不由的气愤难忍,将鸽友狠训了一顿,既然雄鸽无意在你鸽巢中孵儿育女,何不将它放回,拔去大羽,失去了飞翔能力,再有本事的鸽子,岂能从20公里外的地方飞回?看来雄鸽此番凶多吉少了。鸽友羞愧地走了,可我却不由对雄鸽的安危着急起来。一天、二天、三天……一个星期过去了,仍不见雄鸽回来,那几天又连降了几场暴雨,我彻底失望了。谁知十天后的一个早晨,我正准备开茏放鸽,忽见雄鸽站立在院墙上,正探身做着飞向鸽巢的姿势,我不由的心中大喜,雄鸽回来了,当它扑进鸽巢,我抓住观看,新羽仅长出2寸多长,仅能飞上一二米高的墙头,肢爪和胸部沾满了黄泥,尾羽差了一半,剩余的几乎染成了草绿色,身上的羽毛焦黄卷曲,失去了昔日的光泽,从种种迹向看,此鸽这次经历了一番不同寻常的历险。从不全的尾羽上看,它曾遭到过人或猫狗的追捕,但凭它的机智和聪敏,却能化险为夷,用那双细小的脚和仅能擦着地面飞上几十米远的不健全的双翅,安全返回故巢,这可是一个未听说过的奇迹。一路上要走过多少茂密的庄稼地,扑过多少沟渠、路面,绕过多少人烟稠密的村庄,好歹夏收刚过,地里有的是散落的粮食,否则,10天时间,即便不被人抓住,也会因饥饿而死于异地。此鸽超凡的定向能力和恋巢精神令人惊佩感动,当我将雄鸽放回巢中,它立即对原配爱妻发起猛烈的爱情攻势,并将已占据了它原有窝巢的年青雄鸽击败赶走,和原配妻子在窝中亲昵地“咕咕”呜叫着,好似诉述着此番那惊心动魄的历险经过。

战争年代,信鸽曾为人类的和平事业做出过重大贡献,特别是军用鸽,它们的鸽巢是流动的,有特殊标记,甚至建在马背上,通迅员、的肩头上,或流动的轮船上,鸽儿们仍能准确的归巢。由此看来,鸽儿们那种坚贞不渝、不嫌贫爱富、不见异思迁的恋巢归巢精神,值得我们人类学习借鉴。

专栏作家发表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上一篇:养鸽有价值吗?下一篇:蓝 天 鸽 缘

信鸽小工具

App下载

官方微信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