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鸽用药要规范。所谓规范就是标准,按剂量,按适应症和药物的性能。按标准剂量和有效治疗量给信鸽治病用药。剂量就是各种药物所含的有效份量。每种药物都有它各自的所含药量和适宜的剂量范围。各种药物的适宜剂量范围都是经过药理专家和病理专家反复而严格的科学试验、实践后而确定的。在一定范围内,各种药物的剂量的含量大小与信鸽肌体内的药物浓度和发生的药效是成正比关系的。如果给信鸽用药剂量过大,就会造成信鸽中毒,剂量过小,就达不到信鸽肌体所需的治疗药效剂量,则对信鸽的病症起不到应起的治疗作用。因此,在对信鸽用药时,要规范用药,严格地选择和准确地掌握对所使用药物的使用剂量和有效剂量。这也是给信鸽治病用药的一个关键问题。以往把在治疗鸽病中能起效的剂量和作用称为“最小有效量”;把治疗鸽病中信鸽肌体能够耐受而不出现中毒症状的剂量称之为“极量”和“安全用药量”。在给信鸽用药中因用药超剂量而导致信鸽发生继发病症的或造成信鸽药源性死亡的剂量称之为“中毒量”和“致死量”,科学的给信鸽用药治病使用的剂量为“常用量”,也就是信鸽因个体而使用的有效适应量称为“最小剂量”和“最大剂量”。各种药物所标的最小有效量和最大有效量,就是医学界统称的“安全有效量”;药物有效量的范围越大,给信鸽用药时安全系数越高。
药物的常用量,并不是对所有信鸽的个体都适宜的剂量,有时信鸽的个体差异也有所不同。有的信鸽对某种药物(因信鸽的体质)特别敏感,也称高度敏感。也有的信鸽对某种药物显现得不敏感,称为耐药性。所以在给信鸽用药时,要从实际出发,对症用药。要选择药物的适应症和科学地掌握信鸽用药的有效剂量。要对信鸽进行用药后的行为观察,观察信鸽对所使用药物的反应。
因此,信鸽用药要规范,千万不要以“片”、“瓶”、“粒”为信鸽的用药标准。
专栏作家发表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