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淼战狼
(承上期)
如果你的棚中已有基础种鸽,你又很了解它们,那么合理选配则成重中之重。如果你的棚中主血的血缘清晰,血缘层次、纵深足够,则值得恭喜,否则你该努力了。
如果你已寻找好了基础种鸽,建立了主系统,拥有了最佳配对,或黄金配,且暂时还不需要改良和提高。则你当务之急是保血,扩大血缘种群规模,稳固血缘优良性状,适时回血保种,培育新生代基础种鸽。不可杀鸡取卵,或抱着一代种鸽就天下大吉,等想起回血保种时,巅峰已逝。种鸽的血亲更替要未雨绸缪,宜早不宜迟。具体的选育选配方法,如何迅速扩大血缘种群,回血保种在以下章节会有详述,可参考,这里要说的是新棚或新引入的基础种鸽。
鸽界曾一直有以雌定棚和以雄定棚之争,笔者对此无厚薄之分。但若论快速建立种群,则公鸽更易操作,时间也会大幅缩短。在此就暂以雄鸽为基础种鸽,来展开阐述:上文说过种鸽引种、合理选配的基础都是源于你对种鸽的详细了解和综合分析。只有详细了解种鸽的优缺点,理性、综合的去分析,你才能明白你育种的方向和目的,才能知道你的种鸽需要选配什么鸽子,适翔什么距离和气候。
赛鸽界很有那么一部分人不太愿意在当地引鸽子,更何况目前短距离当日赛正方兴未艾。外籍鸽充斥鸽坛,但凡条件好的棚中,都或多或少都会有几只原环鸽,这本不为奇。但纯外籍鸽给我们了解种鸽的血缘,增加了难度也给育种增加了些不确定因素。虽然有血统书和成绩单,但可信度可靠程度都不能保证。况且代价也高,如果一旦出错就损失惨重。即便引入的是名血、名鸽、名棚,谁也不能保证管用。特别是杂交体的外籍鸽(含非本地),就更难把握了。
那么我们就先从这类引入鸽谈起:如果你选择的,引入的就是杂交体的外籍(含非本地)优秀赛绩雄鸽, 那么我想你要选择四羽雌鸽:
1. 当地善翔系:能有与基础种鸽,同种同血近亲繁育的赛绩鸽最佳,要求必须三代以上翔绩突出,引进鸽棚又是采用近亲育种为主要繁育手段的近亲赛绩鸽;
2 .詹森系:具有隐性遗传特点的石斑或石斑鸽,这是当今鸽坛公认的最佳桥梁鸽系,具有很好的融血性。
3. 呈显性遗传的雨点绛鸽、红轮、或具有五白特征的花鸽;
4.公棚多关优胜鸽:要求一定是血缘清晰,种群规模较大的鸽主的鸽子,近亲的更好。
前四种鸽子有近亲鸽最好,但要求都有翔绩,如果其中没有近亲回血鸽,那么你还需要第五羽雌鸽,近亲回血且有赛绩的鸽子,名次可以稍宽:
一,是拟掺入鸽系必须血统清晰、赛绩稳定、家族遗传稳定、外在特征明显成型,有多代稳定发挥。
二,是本身赛绩突出,有二次以上大羽数胜出纪录,不一定非要是冠军。
三,是拟选用鸽最好是近亲或沾血配育出,家族中有近亲、血缘配赛绩突出的记录,能耐得住近亲或亲缘繁殖。
四,是拟选用鸽最好与基础种鸽同系同血但分属不同支脉,如:某名鸽血脉,经代数不等的异血掺入且已稳定的同血缘鸽。如此血脉相连会有极大可能,唤醒该鸽系血统中的某些优秀的遗传因子,甚至加大或叠加优秀基因的比率,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是基础种鸽如无明显缺陷,无改良加强之必要,就不要试图去加入什么了。能最大可能的保留和克隆就是万幸了。
当你为基础种雄选择的当地善翔系配偶,同时具备了一、二、三、四个条件要求,那么它们的后代就会通过后天性遗传、记忆性遗传和惯性遗传,以显性或隐性的方式,或多或少的遗传母方的某种特性。例如:当地气候条件的适应性、饲喂条件的适应性、赛飞线路、地质地貌、善飞距离的适应性,甚至是特殊气候条件下鸽体的免疫力、对某些菌群、菌种、病毒的抵抗力(不要以为笔者在故弄玄虚,这些是的确存在的,赛鸽在迁入异地后,除了一些肌体的自然应激反应外,新的病毒、菌种的侵入打破了鸽体内的原有平衡,致使赛鸽的免疫系统、新陈代谢紊乱,使赛鸽感染疾病。新城疫、各种细菌性痢疾、消化系统紊乱等等就是最突出的病例,不过赛鸽体质的好坏是会有不同表现的,因鸽而异的适应周期长短也会有不同罢了)。
如果一、二、三、四个条件都能同时具备是最好,至少也要达到前三条的要求。
第一个条件主要是看入选鸽的血统是否过硬,家族血系是否成型,成绩是否稳定,入选鸽血统是否清晰。也就是说第一条主要是看家族。
第二个条件主要是看入选鸽自身的条件,龙生九子,九子不同,再好的血统也有好坏,不要只执迷于血统,更不可迷信。再好的血统,种鸽本身条件欠佳,也很难育出优秀的后代的。即使有个别的出现返祖现象,也是撞大运,是没有任何把握性的。这种毫无把握的,没有任何规律可循的事,至少笔者是不愿干的。笔者始终秉承好的血统,好的家族传承,优秀的个体,合适的配对组合,精心的饲养,才会缔造出好的后代。
第四个条件是笔者最推崇和惯用的引种方式,那就是入选鸽最好与基础种雄同系同血,或在引种时即有意识的同时引进血缘较近的隔代鸽或平辈、半平辈等,最差的也要是同血缘分属不同支脉。这种同时引进或持续引进同一血缘鸽的方法,在国外许多名家大腕中很是盛行,有名的例子举不胜举。就是笔者也多次尝过甜头,如:笔者06年立棚初期在河南捷翔公棚拍了一羽决赛25名雌鸽,是湖北名家邓海波先生的中天公棚季军配海霸王詹森的子代。经过了解该配对后代在当地和公棚飞的都不错,后来捷翔公棚加站赛,25名的同窝又飞了16名。笔者为此专程赶到郑州,经过多轮竞拍,最终从鸽主邓先生手中抢拍下16名,也因此结识了邓先生,并成为好友。回去后经过几个月的恢复和调整,07年春分别为它们选配了两羽近亲鸽,当年秋赛25名的儿子在安阳光明公棚飞了142名,16名的女儿在郑州银河飞了415名。08年春笔者用这路鸽子,组成了三对近亲配:
(1)组142名配415名;
(2)组16名的儿子配25名;
(3)组25名的女儿配16名;
三组配对出的小鸽全部送了公棚, 08年秋赛:
(1)组的一羽子代08-32-326980在河南中鑫公棚决赛中飞了431名。
(2)组的三羽子代也在中鑫公棚飞进了名次;
08-32-325744预赛44名,决赛290名。
08-32-326991预赛190名,同窝326992决赛486名。
(3)组的一羽子代08-32-326981在河南翔和公棚决赛中飞了92名;
这三组近亲配对中共出了10只子代,(1)组2羽,(2)组4羽,(3)组4羽,共进奖5羽。虽然名次都不太高,但相信如果继续往下玩会很顺,在相对稳定后再考虑杂交改良,增加些速度,当可望成型。可惜笔者08年秋赛后因故暂停养鸽,直到最近才又重新起棚。停养期间所有种鸽全部寄养在朋友处,听朋友和有些知情人说此路血统后代在当地和公棚又多有发挥。
笔者举此例子,旨在向读者阐述同时引进亲缘种鸽,在今后的育种过程中的优势,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启发。


专栏作家发表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