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确定标题的时候,我想了很久,实际上应“育为赛”较为贴切,但这个“赛”字已不能够充分表达当下中国鸽友的赛鸽激情,它远远超出了赛的概念,每场比赛就如同战斗一般,人声鼎沸,热情高涨,那阵势压倒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同类赛事,的确震撼!
种、养、育、训、赛谈了超半个世纪了,老一代爱鸽人已驾鹤西去,新人未继,仅存的“中人”也年过花甲;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哪还有人愿意静心思考呢?当今的中国鸽界,真正能够静下心来育种竞翔的人实在为数不多,冒尖的一批“少壮派”大都急躁,购进鸽子配对即赛,不行再来⋯⋯一批批鸽子被引进,一批批鸽子被抛弃,闹得世界鸽坛沸腾着中国赛鸽热情。引进鸽子,赢得比赛,获得奖金已成为中国鸽界的“潮流”,把赌注押在鸽子身上,期望名利双收,从根本上失去了信鸽竞翔的真正意义。但是,坦率地讲,这“潮流”距离形成产业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赛鸽天地》的“文渊阁笔会”,很好地点明了赛鸽运动的发展方向,爱鸽子、养鸽子、赛鸽子就要在这漫漫的鸽路上留下属于中国的足迹,培育出属于中国的鸽系才是今后的目标,我们应朝这个方向努力。现在确实需要静下心来思考,玩出自己的特色,玩出自己的东西。
育为战对于种、养、育、训、赛而言,育居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没有好种,养不好,就很难育出好鸽子;育不出好鸽子还训什么?更谈不上赛,所以说“育”是五字中的关键,关乎鸽舍的未来;育得好,方可战,战则胜之。那么怎样才能育出好鸽子呢?下面我从配对的可靠性和配对的连续性两方面谈一下我的见地。
一、配对的可靠性
配对的可靠性,其根源在于对鸽子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减少配对作出的风险,要在一定程度上做到心中有数。
在已知竞翔成绩的基础上,要进一步了解其上代的竞翔史,一般来说,上代的竞翔史往往决定着配对的成功与否。在配对时,首先选择在雌、雄一方有过成功的育种历程,也就是说曾经作育出斩获佳绩的后代,这可以作为我们在配对前的已知条件;而另一方呢,虽然有着相当辉煌的成绩,其作种的价值有待考察,属未知。此时,将“已知”和“未知”相配,成功的概率很高,较之两羽“未知”相配,至少有50%的把握。很多鸽友用拥有优秀赛绩的鸽子互配,期望一蹴而就,其结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正是“已知”和“未知”的配合不当,从配对的可靠性来看,双方必须具有出色的竞翔史,这是育种的前提条件。特别是通过配对育出相当出色后代的父母鸽,更要倍加珍惜,由此一步步地向前推进,周而复始,反复锤炼,优中选优,使配对在“已知”的控制下达到最高级别的配合,即冠军配冠军再出冠军的境界。这些冠军鸽的血脉中凝聚着上代的优良基因,通过竞翔测试,用成绩来说话,使之绵延不断,让冠军的香火越烧越旺。
举一个非常带有挑战性且非常刺激鸽友们神经的鲜活战例:我舍一线工作人员养鸽数十年,其作育的C12-223440雌,浅斑、黄眼,在青岛市2013年春季300公里和500公里双关特比环大奖赛一举夺魁,其飞行成绩是一关300公里综合7位、特比1位;二关500公里44位,特比3位;双关特比总冠军,赢得奖金五位数。该鸽的父母鸽均为赛绩鸽且都是黄眼,在2014年的《青岛赛鸽》上该鸽友做了彩页广告登载了冠军440和父母鸽;其父C11-247769浅斑黄眼,2012年春青岛市200公里测试赛8位;300公里23位;双关4位;500公里34位,飞得又快又稳,其上代均为赛绩鸽作出,里面含有北京十八区县总冠军的血脉,是万羽以上的比赛规模。其母C10-000394浅斑黄眼,2011年春季青岛市200公里测试赛22位;500公里23位,飞得很有力度,血统为路易士.凡代克。394雌之母是07年某公棚决赛5位,比利时路易士.凡代克蓝波号回血配所向无敌之孙(某公棚决赛58位)作出。由此不难看出,拥有大铭鸽“所向无敌”的强势遗传威力无比。769X394的杰作远未结束。2014年其子C13-212003浅斑黄眼斩获青岛市春季四关鸽王冠军;其妹440作出直子C13-218898浅斑黄眼获2014年青岛市春季双关二关500公里冠军⋯⋯其它前十名成绩不再列举。
这一系列的优异成绩,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令人赞叹的同时,也引来不同声音:在传统的配对理念中,同质眼砂互配是“不合配”的,且又同是黄眼。在我看来,配得好,不如配得巧,这一脉相承连续三代遗传稳定不走样,显示了强势遗传的可靠性,程度不同地渗透着隔代遗传的密码。在这里,眼砂的差异与否不重要,其核心应是已知的贯穿始终的优异翔绩,这正是我在2014年介绍过的多次比赛并获冠军的鸽子。我认为最高级的配对,应在同色素的鸽子中互配,即黄X黄;砂X砂,这样配出的鸽子可保持眼砂不走样,遗传的走势通过眼砂可直观地反映出来,再配以相似的羽色,更是相得益彰(同系中回血可选有差异的互配,加强眼砂的遗传力度)。这些都是基于对上代的掌握和了解,属“已知”范围,不出成绩都难。那些简单的黄X砂或砂X黄,可能获得一时的成功,由于眼色的杂交变异大,不易掌握,没有过硬的育翔经验是很难把握的,虽然有成绩做依托至第三代再杂交的话,恐难成功。这里面“未知”的因素在增加,风险高,有可能出现游棚或家飞丢失等情况,这就出现当前众多鸽友在不断地购进鸽子寻求新的出路和突破。
养鸽子要善于从别人成功经验中总结,继而获得有助于自身提高的知识,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本质的东西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才能玩儿得久,玩儿得开心。牢牢记住“有血统论,不惟血统论,重在飞行表现”。
这个令人刺激的战例告诉我们,要守得住自己手中的赛绩鸽,耐得住寂寞,沉住气一步步扎实地走,该鸽友在此之前,成绩比较稳定,是深入探索,坚定地走优绩优血的育种路线,厚积薄发,当然也有一些运气的成份,是育为战的典型战例。正是因为这个战例发生在我们身边,真真切切,强烈地刺激了广大鸽友,所以我才拿来引导广大鸽友清楚地认识自己,通过不断努力走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提醒大家:要学会赞扬和欣赏,这样你才能进步!
前面提到的不同声音:同质眼砂互配是“不合配”的议论,我想着重分析一下,在鸽子配对的过程中,眼砂并不是主要的考量因素,它是整个配对环节中予以关注的重要器官,不看不行,由眼砂的深浅、粗细、颜色可不同程度反映出鸽子的健康情况、遗传特征等,若在配对中产生较大变异或走样,在今后的繁殖中将遭遇不易把握的困境。所以说应在综合分析两羽鸽子的情况下朝有利于下代发展的方向努力。440雌浅斑黄眼,在其尚未投入比赛时,我拜访了该鸽友,用高倍放大镜观察:饱满沉稳的红色面砂,金黄色全圈渗透阿尔赛,在阳光下金光闪烁,瞳孔收缩稳健有力,令我惊讶的是那像刀片一样锋利的内线扣闪着寒光,摄人心魄;眼光深邃,有迫人之感,棕褐色的外封砂环绕紧密,是黄眼中较高级的一类。综观整体,该鸽充满活力,略有前倾,肌肉弹性佳,羽翅破风好,三根将军条等长;整个翼面弧度好,尾肌适中,上浮感明显,是一羽相当出色的冠军雌鸽。这样细致地描述是想让大家了解一羽好鸽子的代表性特征,说得透彻一些,不是任何一位鸽友能有机会见到高质量优胜鸽的风采的。顺带提一下,该鸽友处在前台,使其不断获得优质鸽源的背后之人绝非等闲之辈,这是极有分量的可靠条件。
二、配对的连续性
配对的连续性是指鸽子的训赛、繁育要有一个长远的计划,在自己所繁殖的鸽子善飞且能夺标的赛距上展开系统性的育翔工程。
玩儿鸽子不是玩儿一天,只要在养、在玩儿就要始终处在竞赛的风口浪尖上,不进则退,所以要保持鸽子的品质,当我们已成功地繁育出能飞并夺冠的鸽子后,就要保持住并千方百计地提升它们的飞行能力,这里包括适时回血、旁系回血等,保持鸽群有一定的亲缘关系,这有利于将优良基因延续下去,不至于中断。鸽子是耐近交的,不必过于担心,只要品质过硬,近交会飞得更快、更好。若在实施配对时,还不能深入了解鸽子的特性,可将近交系数控制在75%左右,这是最好的,不近不远,能赛能育,在适当的时候,引进同样优秀的外系鸽进行杂交,经飞行测试达到预期目标后,可再回配本系,否则全部剔除,保证家族的纯洁度。前面提到的旁系,我想着重说一下,所谓旁系即主血的兄弟、姐妹的子代乃至孙代,它们可能并没有飞出可喜的成绩,但它们的血脉中同样凝聚着优秀基因。当用同样拥有优秀基因且取得优异成绩的鸽子与其交配时,可最大限度激活业已存在的优秀基因并使其得到巩固和提升。这种配合可在不过分增加鸽子数量的前提下,使整个鸽群质量得到提高,这是符合我一贯倡导的,用少量鸽子取胜的思想。说实在的,鸽子不是靠量来胜出的,优质的少量的鸽子才是取胜的关键;所谓出的多、赛的多,机会就多的想法是一种安慰剂,竞赛是不会同情数量的。所以我提醒大家,应牢固树立品质至上的育种理念,这就是本文的标题“育为战”的核心。
给大家讲一个故事:那是1989年5月初的一天,我下班回到家,像往常一样家飞鸽子、打扫鸽舍。近天黑时分,正在喂鸽子,忽见一只浅雨点鸽子落在鸽舍的跳笼上,非常警觉,我一眼就认出这不是我的鸽子。由于饥渴难耐,它径直跳了进来,我抓起细看是羽雌鸽,白砂眼,佩戴85年江苏铝制脚环;展开羽翅观察盖有六枚暗章,按当时的情况判断,应为一羽千公里迷途鸽;再仔细察看,发现有枪伤,可以断定是因伤和饥渴进入我舍,估计该鸽主一定也是在阳台上建舍的。养了近半月身体康复,再看是一羽相当出色的鸽子,种质很高,全圈阿尔赛,整个眼睛在阳光下闪着银光,瞳孔收缩有力,面砂飘蓝,有深紫色颗粒堆积,头部震动感明显,四根主羽等长,破风极佳,是一羽适飞中、长距离非常高级的鸽子,可以看出其主人的育翔功力深厚,该鸽征战多年,此次复放飞失。在那个年代获得一羽来自江苏、上海的鸽子是相当不易的,我倍加珍惜。不久,江苏雌与我的一羽台湾五关失格“天落鸟”雄鸽配对,育出一羽极像其母的儿子,我非常喜欢,每天都想看它一眼。考虑到母鸽的年龄和晚熟,没有投入比赛,而是直接留种。秋天回配其母,作出一羽雄鸽,浅雨点、砂眼,深得其母遗传优势,非常棒。92年春天与一羽台鸽雌灰黄眼配对作出山东92-100191雄浅雨点黄眼,静养近一年,93年春季投入比赛,500公里、700公里归巢很稳,1000公里岳阳获优胜;秋季再战,在“三关淘汰赛”获综合亚军:第一关400公里砀山1911羽43位;第二关510公里民权688羽5位;第三关560公里开封668羽冠军,赛后命名“开封号”。那年月还没有放鸽车,完全是散笼火车运输,到站放飞,成绩真实可靠。这是非常典型的回配其母作出含75%主血杂交异血参赛的战例。
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往往忽略了一些常识的东西,而将一些所谓的“诀窍”众口相传,孰不知,恰恰是对一些常识的掌握与运用,才有助于走向成功。
“开封号”的成功夺冠揭示了清晰的育种路线,完整地保留了江苏雌的遗传基因,连续地在江苏雌身上做功课,两次母亲性质不同;同时也明确地告诉大家,我是十分重视雌鸽的育种路线的,这也是多年来积累的经验,雌鸽能决定着鸽舍的未来。三年后夺冠,看起来很久,由于育翔目的明确,定位准确,取胜指日可待。还有一点得说一下,就是鸽子的适应性,台鸽来自台湾岛,台湾的赛制是相当残酷的,这一点大家都知道,通过经验选择一两羽优秀的台鸽不难;另外,台湾四面环海,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很强的海洋性,而青岛的自然环境和条件与台湾有很多相似之处,我两次用到台鸽,就是要很好地发挥台鸽的优势,也就是适应性,再掺入江苏雌的稳定性和隐藏在内的速度将其很好地激发出来,为了确保成功,特意让“开封号”休养生息了一年,待完全成熟,一战成名,这样避免了盲目淘汰,将配对成果与鸽子的潜力挖掘出来,为下一轮的配对做好准备⋯⋯
时至今天,我仍然十分重视来自上海、江苏和台湾的鸽子,特别是重大赛事迷失的鸽子。试想,有谁愿意将没有希望的鸽子投入到重大赛事上去呢?又有谁能保证优秀的鸽子不丢失呢?这就是事物的两面性,好鸽子是不分地域的,关键是你能否辨识它,要认真分析鸽子的来路,综合评价,巧妙配合,为己所用。
深刻理解配对的可靠性和连续性,有助于我们在漫长的育赛岁月中,使育种链条始终保持连续不断,目的明确地为获胜而育。
专栏作家发表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