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久武
潘久武,1949年生人,教育科学研究人员,上海鸽人。发表或编辑《课程:学校腾飞的引擎》《生命的放飞》《鸽眼新析》等16余部教育或赛鸽著作;曾在《发现》《沪港经济》《中华信鸽》《上海信鸽》等杂志任副理事长、副主编、编委、记者;现任中国信鸽协会官网专栏作家。潘久武,在中国鸽坛上笔名有潘博、尚海、上海鸽人、UFC独立撰稿人等,在《赛鸽天地》《中华信鸽》《上海信鸽》《鸽友》《中国信鸽协会官网》《中国信鸽信息网》等发表文章、专题报告百余篇,有“育种、报道、摘编、赛事、人物、传奇”诸方面的内容,引起了众多鸽友的选读与好奇。潘久武,其信念:中国鸽人应站在育种的制高点上;中国鸽协为代表完全有可能从“赛鸽大国”发展为“赛鸽强国”;作为信鸽爱好者理应做出自己的贡献。我的座右铭:“赛鸽绩为先,育鸽品为高;写鸽质为重,爱鸽情为浓”。 2018年10月1日 撰文
详情>>

中国鸽人应站在育种的制高点上(育种探究之一)

        有人说:中国人育种不行,这是真的吗?认同这种观点的,从国人来说,就是崇洋迷外和妄自菲薄的表现,从洋人而言,那是不顾事实和藐视华人的伎俩。中国人有志气、有能力、有智慧、有行动培育出具有世界一流品质的优秀赛鸽和优秀种鸽。本文的初心,就是向中国鸽界“开启新时代,踏上新征程”的百舸争流、千帆竞发 的宏大气势献礼。

        当下新时代:中国鸽人,应站在育种的制高点上。用自己的“神州智慧、龙的气派;中国面孔、世界品质;飞同凡响、领航鸽界”的创新行动,作出一份令普天下鸽友满意的育种答卷。

                                                                      
—笔者思言—

一、华人世界生存进化力与创造力的启示

        观看《华人世界》视频及相关信息,笔者深为流离颠沛、四处移民的中国人和众多华裔所折服,它们像蒲公英般地到处飞扬,漂洋过海来到亚洲、欧洲、美洲、非洲的境外之地,落到哪儿就在哪儿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最令人印像深刻的是,华人的奋斗史:自秦始皇以来,就有徐福带领3000童男童女和能工巧匠东渡日本;明清时期,更有成千上万华人通过各种途径来到东南亚;清朝末年,成千上万“小辫子”背井离乡、远渡重洋,流浪到以美国为首的美欧各地,并通过数代人的努力和坚持,加上本身的尊严和智慧,完成了其先辈们嘱托的中国梦。

        其中,以美洲的美国为例:最为令人注目的有世界顶尖华裔科学家吴健雄、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朱棣文,第一个华人影星王柳霜,参与二战的女飞行员朱美娇,华裔宇航员焦立中,美国劳工部长赵小兰、美国胡桃市市长苏王秀兰,前驻华大使骆家辉、纽约警察局长莫虎、西雅图刑侦专家李昌钰等;以亚洲的日本为例:这是中国人最早去的异国他乡,据近代历史记载,有围棋高手吴清源,日本人气艺人吴子靓,国会议员莲舫等,还有素享盛名的华裔作家陈舜臣,他被誉为中日文化交流的桥梁;

        以亚洲的马来西亚为例:该国自独立以来,据统计:有四分之一是广东、福建、海南渡海而来的华人,该国一直都有华人出任部长的传统,近年有廖中莱任交通部长,魏家祥任总理署部长等;以欧洲的法国为例:有世界闻名的画家赵无极,造化天成的无标题抽象画家王衍成,“华人茶王”陈文雄,演员任洁等;以澳洲的澳大利亚为例:有第一次世界大战盟军英雄沈比利,作家山飒,墨尔本市市长苏震西,澳洲财务部长黄英贤等;连非洲也有许多中国人,这里仅以中国人吕周为例,他曾经失业、破产、一无所有,最终他收获了爱情和孩子,甚至连尼日利亚的某地酋长也由他担任。在此,笔者不是标榜华人有多少伟大,但事实却可以折射出中国人天生就有极其优秀的智慧品质和顽强的生存能力。

        据最近全国政协会议披露:在世界上的华人华裔约有4千万人。如按我国2014年底1,367,820,000人口计算,海外同胞约占大陆总人口的2.9%,他们却能在世界各地上演了一出光彩夺目“新话剧”。中国人的特质是:勤劳、勇敢、智慧,表现在行为方式上,就是吃苦耐劳、勤俭持家、创新进取。

        五千年文明史的优质基因成为中国人生存、进化、创造力的根基。如果说,中国华人在世界上能持续崛起,以其无限的魅力证实了这样一个简明的道理:华人的聪明才智和顽强的生存能力不可小觑,那么上述一个个生动实例,就成为他们做任何事就能成功的假设。如果把华人“上至‘诺贝尔’奖的攫取,下至‘各行各业’的状元”的成功先例,若是稍加延伸直达当下的中国鸽界,那就是可以说明与预设中国人有志气、有能力、有智慧、有行动培育出“神州智慧、龙的气派;中国面孔、世界品质,飞同凡响、领航鸽界”的优秀赛鸽和优秀种鸽。

二、中国“水稻”与“油菜”育种的再昭示

        每次观鸽之时推开窗户,总会感到有一股新鲜的空气和和煦的微风迎面拂来。那时,若能跳出赛鸽育种的领地,倘若能到我国育种相关的领域看看,也许我们能够得到更广阔与深刻的再昭示。

现在,笔者把中国“水稻大王”与“油菜大王”乃至“海水稻”育种的历程加以简叙,以飨广大鸽友读者:

        第一个实例:“水稻大王”袁隆平。1960年7月,在湖南洪江市安江农村实习的袁隆平(江西九江人,西南农学院毕业,现称西南大学),在农场早稻田里发现了一株“鹤立鸡群”的奇异稻株;1961年,他把这株变异的种子进行创业试验,证明这株水稻是“天然杂交稻”;1964年,他首创水稻雄性不育研究,并再次找到一株奇异的“天然雄性不育株”,并经人工授粉,结出数百粒不育材料的种子;1965年,又在该地附近发现共有4株类似的奇异稻株,繁殖了1~2代。袁隆平的水稻育种梦想与实践在艰难和有序地阶段性推进。

        最为可怕的是 “文化大革命”, 在1968年5月,袁隆平试验成功的“中古盘7号”不育材料秧苗,被所谓的造反派全部拔除毁坏。后在一口废井里找到残存的5根苗株,留给他继续坚持试验的机会;1970年袁隆平的助手李泌湖在三亚南纪农场再次找到野生稻不育株“野败”,收获5颗金灿灿的稻种;1972年,袁隆平选育成了应用于生产的“二九南1号”。由此证明袁隆平的水稻育种,是绝后逢生,是在艰难险阻中依靠不屈不挠的意志品质,那时已经露出了成功的曙光。

        1973年,袁隆平宣告中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1974年,配制种子成功,并由组织给出了优势鉴定,且育成了第一个优势杂交组合“南优2号”;1975年,大面积推广;1976年,杂交水稻推遍神州。袁隆平的千思万虑与水稻科学育种,度过了千难万险终成正果。

        1979年,在国际水稻科研会议上,袁隆平的《中国杂交水稻育种》被中外专家一致认为处于世界领先地位;1986年,又培育出杂交早稻优势组合“威优49”。袁隆平的创举,为全国增产粮食3000多亿公斤,并以平均1026.7公斤/亩的产量再创世界纪录,最近,喜讯传来,袁隆平的“超优千号”以平均1149.02公斤/亩的产量再破世界纪录。据此,袁隆平被誉称为“中国神农氏”,成为当仁不让的世界顶级的水稻育种专家。

        袁隆平成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他是把“稻香国粹”走向“国际领域”的第一人。据此,中国农业部对他作出高度的评价:袁隆平把社会需要当作自己的理想追求,为了把杂交水稻研究成功,不怕挫折、不畏艰难。正是这种社会发展和人类需要所产生的崇高动力,使他走向世界、奔向成功。袁隆平是中国人,体内留着中国人的血脉,他不仅是中国水稻育种的领军人物,而且他善于发现的眼光、包括其智慧与行动,恰恰也能旁证中国鸽界在育种的可能性与现实性中的完胜崛起。

        第二个实例:“油菜大王”沈克泉。1978年5月,养蜂人沈克泉(湖南常德人,“泥腿子”兼养蜂人),在贵州山区发现了3株花期长、生长结构好的野生油菜,将其带回家乡播种。当时沈克泉想法极为朴素,他想:一是为养蜂场提供新蜜源,二是培育高产油菜新品种,为家乡解决吃油难题。开始,乡亲们嘲笑他,“泥腿子”也想当科学家,这种想法与说法,仿佛与当下的中国鸽界诸多极不自信的鸽友如同一辙。

        1982年,沈克泉通过克服千难万阻,培育出优质油菜,得到了乡亲们的认可;1990年,因未经国家审定,沈克泉还遭当地罚款、拘留,但始终未浇灭他油菜育种的理想火焰。这也就充分说明了沈克泉在培育油菜过程中,不仅会碰到可怕的天灾,更为危险的是会遇到意想不到的人祸。由此可以证实沈克泉育种的“天灾人祸”的坎坷性。

        2004年,沈克泉培育的“贵野A”荣获国家发明专利证书;2007年,沈克泉父子培育的“巨型油菜”独闯武汉学术大会,引起“第13届国际油菜大会”的轰动。“有志者事竟成”, 沈克泉的育种和沈氏父子的共同努力,足以引起国内外育种专家的高度认同与盛情赞赏。

        2009年,沈克泉逝世,其子沈昌健子承父业。他们自筹资金40余万元继续实验,那时仍欠款10余万元;2013年,因沈昌健及其父亲培育的新品种“友谊3号”获得极大的成功,被CCTV评为“感动中国10大人物”。在“感动中国”的颁奖词中这样富有华彩而又深沉的评价:“父亲留恋那油菜花开的芬芳,儿子就把他葬在不远的山上,三十年花开花谢,两代人春来秋往,一家人不分昼夜,守护最微弱的希望。一粒种子,蕴藏世代相传的梦想”。

        沈氏父子被中央电视台评为《百年潮•中国梦》的典范,他们身为一介布衣,却在不停地追求育种梦想;一粒种子的培育精神,蕴含着中国人育种的智慧与力量。沈克泉及其沈氏父子,在众人的眼里都是“泥腿子”的平民百姓,与当下的中国鸽界大多数工薪鸽友分不了上下高低,他们油菜育种的成功,及大地鼓舞了广大工薪鸽友育种的热情与冲动,预示着中国鸽友在育种中不断走向成功的成千上万的群众基础和无限的可能性。

        第三个实例:“海水稻”育种宗师陈日胜。1986年11月,在罗文烈教授的带领下,陈日胜(广东湛江人,湛江农业专科学校毕业,现称广东海洋大学)在普查广东湛江红树林资源时,他在遂溪县城月镇燕巢村海边发现了一株1.6米高、与人比肩的、看似芦苇却结着穗的水稻,被称之“海水稻”。这个陈日胜,善于发现自己的领域内独特个体,并加以锲而不舍地研究与培育,这种科学发现与创造的优秀品质,值得当下每一个中国鸽友学习与借鉴,并付之于行动。

        1987年,陈日胜开始在海边育秧,并分种了两块空地:一块围网另一块未围网,未围网的秧苗被鱼吃了;1988年,种植51株的优良单株,入选15株;1991年,定型品系为“海稻86”,这批种子后来成为成就“海水稻”的“火种”。陈日胜培育“海水稻”的实例,向普天下鸽友揭示了一个道理:科学育种,包括赛鸽育种,不仅极为艰辛,而且体现出极其跌宕起伏的“不确定性”,这种艰辛与“不确定性”恰恰说明了育种科学的“黎明前的黑暗”,只要再努力一把,就会迎接到黎明的曙光。

        1992年,在全国南北的试验田里试种至今,并经中国农科院专家评定:“这是一种奇异的水稻种子资源”。正如中科院院士、福建农科院原院长谢华安手捧稻穗说:“一个优良基因的利用,可以提高育种水平”,又说:“‘海水稻’种子是国家的宝贵资源,一定要保护好。如果这种水稻真能靠海水灌溉长成,那将是世界意义的成果”;2013年,在租种的盐碱地上,经播种5天后,秧苗拔地而起;2014年,富程集团海香国际生物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目前,陈日胜的“海水稻”已经获取袁隆平的支持,“海水稻”将成为破解人类粮食紧缺的重大问题。由此,陈日胜发自内心而感慨地说:“这是上帝送给老百姓的礼物”。

        “海水稻”种植在海水与淡水交汇处,当进入灌浆期稻穗呈青白色,恰似一片芦苇;待成熟后,一串串稻穗在阳光照耀下金灿灿地诱人。经陈日胜28年的育种的努力,甚至变卖家产、入不敷出,从毛头小伙到两鬓斑白,“海水稻”从522粒种子发展至1000余亩,遍及广东、海南、山东、黑龙江等省。现在一般亩产150斤,最高亩产达230斤。我国估算盐碱地有15亿亩左右,如按亩产150斤计算,那么年产量可达2000多亿斤,那是多大的贡献啊!“海水稻”,听起来似乎天方夜谭,然而如今就变成了现实。

        世界级的水稻新品种,“海稻86”呼之欲出。“海水稻”的特征是:抗涝、抗盐碱、抗病虫害,也不用施肥、除草、施农药,“海水稻”的本质是具有抗逆基因。从中国发现到世界角逐,陈日胜说:“我们中国的东西,一定要留在中国”。 陈日胜培育“海水稻”,把人类中的不可能变为可能,这不仅体现了人类奋斗与创新的高贵品质,而且足以让中国鸽友丢掉崇洋迷外和妄自菲薄的“帽子”,以自己的行动与实效证明中华鸽系的特质与优秀品质。

        凡是关注中国新闻的广大鸽友,都会被上述三个中国典型的育种实例感动并有所启发。诚如罗文烈教授生前所说的那样:“中国蕴藏着丰富的种子资源,只不过没有被发现罢了。这若是一个新物种,一定要把它保存下来”。这是非常值得中国赛鸽家与育种家学习和尊重的客观事实:三张使人兴奋、令人耳目一新的世界级别的中国“面孔”,必然燃起了中国鸽界育种的有识之士心中的梦想,也必然吹起经验育种与科学育种的响亮的进军号。

        笔者对于三位中国育种的世界级先驱者,由于他们是中国坚定不移开拓者、创新者、成功者的代表,着实使人深为敬佩惊叹和顶礼膜拜!当然,这是植物的水稻、油菜方面的育种,与赛鸽育种虽表现不同,但同属生物的育种,又有其相似的原理。因此,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视角来认证和进一步阐述中国鸽人的育种天赋和育种智慧。

        从中国“水稻大王”与“油菜大王”和“海水稻大王”育种的事实,足以使得中国鸽界有识之士大开眼界和大开脑洞,在赛鸽育种方面产生与得到既深刻又广泛的联想与再昭示:

        其一、把育种理念变为育种现实。作为领军世界潮流的水稻育种大师、油菜育种大师、“海水稻”育种大师袁隆平、沈克泉、陈日胜而言,他们不仅有育种的梦想和科学发现的眼光,而且他们的育种创新和成就足以使世人明白:中国人的育种理念和育种方向完全可以在科学实践中得以实现。同理,现在或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涌现出许许多多赛鸽育种家,甚至还会横空出世影响世界鸽界的育种大师。

        其二、善于发现高质量的种源样本。在实践中,一株与众不同的水稻株或油菜株,便是他们育种的源头。比如:袁隆平发现一株“鹤立鸡群”的奇异稻株;沈克泉发现三棵花期长、生长结构好的油菜;陈日胜发现1.6米高、看似芦苇但结着穗的“海水稻”。这种遵循遗传规律的杂交变异和进化育种的实例,是善于发现和勇于创新的精神指导下科学育种的种源,值得当今鸽界有志于育种的的仁人志士学习和借鉴,也是当下中国鸽友孜孜以求育种的光荣与梦想。

        其三、在育种大道上一切皆为可能。三位育种大师,两位是科班专科毕业,一位是土生土长的老农,他们都能弘扬“铁尺磨成针”的科学精神,从经验育种发展到科学育种。这说明一切育种皆有成功的可能,都会走出一条育种成功的金光大道。由此可以联想到中国鸽界还有诸多的知识分子,更有千千万万普通的劳动者,他们中的精英一定能成为赛鸽运动育种的佼佼者。

        其四、育种就是行走一条艰辛的道路。这三位育种大家,有的是借钱搞试验,有的经历了多次挫折、更有的历经了“天灾人祸”磨难,最终经过反复的科学实验直至成功。比如:以袁隆平为例,就有“中盘古7号”→“二九南1号”→ “威优49”→“超优千号”的发展过程;按鸽界育种的行话来说,就是“杂交”→“飞出赛绩”→“近交”→“定型”→“复壮”→“品系” 的发展过程,这的确是一条艰辛而有意味的的培育中华品系的光辉大道。 

        其五、中国鸽人应站在育种的制高点上。中国鸽界育种的先例,也已经告诉了我们:在育种成功方面,有懂得遗传规律的医学博士李梅龄博士,又有经验为先的豆制品工人汪顺兴,当然,还有一些盛名鸽界的育种家。随着改革开放的又一次勃兴的赛鸽运动,理所当让地还会涌现出许许多多“新生代”的育种家。所以,中国人应该有远见、有志气、有能力站在世界民族之林。

        从水稻育种和油菜育种来看,再到以育种为最高境界的赛鸽运动,中国鸽人敢于走在世界的前列,善于做育种创新的弄潮儿。中国鸽人理应站在育种的制高点上,这是中国鸽人的历史使命和新时代的责任。

三、神州大地赛鸽育种的仁人志士

        中国有着悠久的赛鸽文化与辽阔的赛鸽疆域。从达尔文的进化论而言,就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从遗传规律研究,有孟德尔和摩尔根的三个遗传规律:从遗传学角度说,杂交出优势,提纯须复壮,这样才能进化并育出新品系。但是,近交过频会造成繁衍后代的退化,不可取;从优生学而言,必须阶段性吸纳新鲜血液,把出自不同名系的、本身条件优秀的、能在比赛中多次荣获高位奖项的鸽子配种,持续繁衍出优质的子孙后代。

        但是,对于中国鸽友的育种来说,总是存有不同观点的纠结。比如:大部分的鸽友片面认为国人育种不行,其种鸽的源头来之欧美列强,或言之中国的种鸽都是欧美的“舶来品”;一部分鸽友采取历史虚无主义,提出莫名其妙的口号:中国新品系由谁来定呢?少部分有见地、弘扬中华文化的鸽友从历史唯物论出发,高呼中国培育鸽系的现实性和必然性。在此,笔者的观点十分明确,是支持少数鸽友认定中国人“已育种”和“能育种”的观点。因为在鸽界,真理却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事实胜于雄辩。中国位赛鸽名家针对有人提出什么是血统的问题时,他言简意赅地答道:“飞出来就是血统”。笔者进行了长考,觉得非常有道理,十分符合现代赛鸽的育种价值观。当然,“飞出来” 是“血统”的前提,“血统”是“品系”的基础,“品系” 是在“血统”的基础上“回血提纯”形成的。“品系”,是通过回血定向交配与比赛筛选而培育成的,即经过若干代的“近亲交配”或“沾血交配”的提纯复壮的培育过程。

        为了让广大鸽友更好地理解这句话的内涵,在这里我还需要补充以下五项基本条件:

        1、祖源种鸽一般启用多次优秀赛绩、本身条件非常好的“超级鸽”做种;

        2、其后裔能够育出诸多优秀赛绩鸽和育种鸽;

        3、采取“提纯复壮”的交配和汰选方式,争取育出品系鸽并加以定型,按生物学要求达到一定的种群量(有各种说法,但至少要达到800羽外貌品相一致或相仿的、具有优秀特质与遗传能力、赛飞品质的鸽群)。“提纯”就是近交;“复壮”就是适时适地渗入其它优秀名血;

        4、运用此类鸽系自己能飞出来,支援给别人也能飞出来,本地能飞出来,全国各地以至世界各地也能飞出来;

        5、一般地说,这种鸽系做种鸽,能育出3~5代能飞出优秀赛绩的好鸽子。

        按照这种科学育种的逻辑思维,应当对我国解放后和改革开放后的育种且成为鸽系作一个大致的回忆。众所周知,普天下的鸽友都认同这样一个育种路径:

        其一、鸽子的种源大致三路,即土生、外来、土外结合,最根本是一个“本土化”的问题,也就是赛鸽育种“中国化”的目标;

        其二、种源的生存适应,即在实战育种中,通过交配受精基因的排列组合而产生的后代并在各种比赛中优生劣汰、适者生存;

        其三、种源的本土化,即培育出适应本土的、具有定型外表、富有实战能力的多元鸽系。 

        我们可以回忆在解放后的中国鸽界,中国鸽人通过育种的艰辛与努力,逐步形成了上海的“吴淞”鸽系、“李鸟”鸽系、“双阳”鸽系和“培尔琴”鸽系,江苏的“高家绛”鸽系、四川的“竹尔根”鸽系、昆明军区的“森林黑”鸽系、台湾省的台种信鸽鸽系等,各有所长、各具特色。据悉:有人还提出有云南的“高原雨点”和辽宁大连“千公里快速鸽系”。云南的“高原雨点”,该培育的过程是:即把美国军鸽、日本军鸽和本地楚雄雨点揉合起来,形成适应云南山高、雾大、鹰多及气候多变、适应自然高原条件、颇为有名的新鸽系,因为此种鸽子羽色大都是雨点,故称“高原雨点”;而辽宁大连“千公里快速鸽系”,则由远洋轮带来的“天落鸟”,并以英国原环鸽为主血培育而成,主要有千公里当日归、一千五百公里翌日归的杰出飞速的表现。

        至于讲到以上海、江苏为代表的超远程鸽系的培养,就有诸多鸽友想方设法培育飞越超远程的有志之士。以当年幼鸽为例,有徐仰德的幼鸽从天水(空距:1500公里)飞归;有张明的幼鸽从西宁(空距:1900公里)飞归;有陈民的幼鸽从疏勒河(空距:2400公里)飞归等。也有的志在培育数次放飞超远程的鸽系,有冯军、陈震岳、杨国柱等为代表的“两跑”超远程鸽;有管建民、张明发等为代表的“三跑”超远程鸽;甚至还有杨玉林、汤兴光等为代表的“四跑”超远程鸽;更有刘金华、周维民等为代表的“五跑”超远程鸽。中国这些育种的鸽人大有人在,这难道不是事实吗?!

        据悉:由藏经阁按“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原理,披露出“一方水土育一方鸽”的育种研究资讯,由此断言,在世纪之交的中国鸽界,就基本培育与形成了我国地域性的8大鸽系,即

        1、南方信鸽:以上海为中心的江浙、广东、湖南、湖北等地的赛鸽耐热、耐湿,适合飞天气炎热潮、湿多雨的气候,属热带品系。南方赛线广阔,是我国信鸽发源地,历史悠久。种鸽以李鸟、汪种、双阳、培尔琴、飞轮、高绛、杨绛、西翁等为基础。

        2、东北信鸽:以东北三省为主,辐射部分内蒙、京津地区,适合飞短、中、长距离。属寒带气候、低海拔地区,赛线、赛绩为上乘,基础种鸽以上海的李鸟、汪种等为基础,同时近几年大量引进外籍鸽,加以“中外合资”育种,在各种赛距上表现出色。

        3、中原信鸽:以京津为主同时包括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山东、安徽、内蒙等广大中原地区。原始种鸽:以上海的超远程赛鸽为基础,掺进大量外籍鸽血统,适合飞平原、丘陵地带,属温带气候,处在低海拔地区。近几年在短中距离上已经超越了其它地区。

        4、四川信鸽:以四川为主,原始种鸽仍然来源于上海的超远程品系。近几年掺进不少外籍鸽。适合飞恶劣多雾气候,以雨、雾天气候表现上乘,有翻山越岭、穿云破雾的本领,属亚热带气候,处在低海拔地区。

        5、西北信鸽:以甘肃、宁夏、青海地区为主,原始种鸽以沪杭的超远程为主,有一部沪杭的天落鸟为辅。近几年掺进大量外籍鸽,在中短距离上有迅猛发展,但速度及归巢率差强人意。因处在高海拔、高寒、干旱地区,在翻山越岭、耐饥饿、抗天敌、抗干扰上有一定优势;西北信鸽气囔发达,可以翻越海拔2000~3000米的高山峻岭。

        6、云贵信鸽:以云南、贵州、广西等地区为主,居中海拔地区且处在多亚热带气候。尤其云南信鸽在抗阴雨、翻山越岭上有一定优势,较其它两省为优。基础种鸽以云南的小麻佐作品系和上海超远程为主,掺进大量外籍鸽,已有新品系的雏形。

        7、天山信鸽:以新疆广大地区为主,基础种鸽以上海超远程和外籍鸽为主;擅长飞300~ 500公里距程,耐严寒、抗干扰能力强,翻越雪山能力超过其它品种,对于突发的炎热、严寒、雷雹雨应激性较适应、抗逆性也较好。

        8、沿海信鸽:以福建、深圳、香港、澳门、海南等地为主。属热带气候,多雨、多风暴;原始种鸽以外籍鸽为主,跨海飞行或沿海飞行能力较强,抗风、抗阴雨能力也较好;适合短距离飞行,速度快、爆发力强、毛薄体壮,手感特佳,适合短距离多关赛,处在低海拔地区。

        中国改革开放后,迎来了赛鸽运动的春天。最为显著的变化是:以500公里为主体的经典赛事取代了传统的远程或超远程比赛,以各种类型的特比大赛或多关大赛成为信鸽协会发展和广大鸽友期盼的动力,中国的公棚赛的规模与奖金举世无双且组织多关赛为特征的比赛,尤其是高层次的寄养式团队赛(也称“联盟战队”赛)更是如火如荼和方兴未艾……目前,从时间、规模、场次、羽数、奖金与对抗的激烈程度来看,中国赛鸽甲天下。在如此大羽数、强对抗、高奖金的比赛过程中,没有好种鸽怎么行呢?没有优质的育种水平怎么行呢?没有中国的好鸽子怎么行呢?没有中国鸽人的育种家怎么行呢?

        以事实为例:笔者曾较长时间观察过鸽协的特比与公棚比赛,有位X鸽友,由于新世纪初“垄断”了外国原环鸽,所育出的子代出奇制胜,在2003年秋赛中,龙卷了市特比大赛的冠军及4个区鸽协特比环比赛的冠军。这种现象是暂时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种鸽水平就会趋于均衡化的倾向,即出现了由“春秋”五霸演变为“战国”多国列强纷争的结局,赛鸽征战中诸侯争霸、群雄并起,高手对决、鏖战惨烈;还又如公棚比赛,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下期,比利时、荷兰、美国的强豪能在公棚比赛摘金夺银;延时至新世纪伊始的中下期,也能看到国外强豪有些靠前的名次;进入2010年以后,外国强豪的名次寥寥无几,有些所谓的国外名家已销声匿迹。外国强豪参赛公棚走下坡路的事实告诉我们:中国的育种水平已与外国育种水平趋于“同质化”了。

        最近,中信网上有位007YJL的鸽友发帖值得深思:《进步了?还是退步了?》——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呵呵!2000年买外血种鸽,其子代即可发挥。我在当时鸽刊看到,河北的陈刚买了位居上海的中鸽协种鸽舍的“勃墨特”鸽系的种鸽,其子代立马就飞出河北1000公里比赛的冠军。当时,我身边有一位鸽友,也引进了中鸽协种鸽舍的种鸽,其子代也马上在北京飞出了惊人的赛绩,记得当时与卡普同场竞技,卡普获1名、3名,我这位鸽友获2名。那次比赛当天仅归巢这3羽鸽子。

        这几年,我身边的鸽友没少引进外国的种鸽,咋!就没有了像过去那样的辉煌的赛绩呢?是引进鸽子不行了?还是假鸽子太多了?呵呵!明理的鸽友都心知肚明:“是鸽子的差距小了,或者说差距没有了”。您说是这个理吗?!上述可见,自新世纪以来近20年,中国鸽界出现了三大变化:中国鸽人以事实讲话,中国鸽人以网络为途径高喊引种的宣言,中国鸽人在育种的问题上表现得太聪明了。

        现在,笔者以改革开放40年来的各地鸽友的表现为例:在中国鸽界,不少关心和热爱育种的有识之士,采取“模仿→实践→创新”的育种方式,向中国鸽界老前辈学习,向中国当下赛鸽成功者学习,向外国先进育种经验学习;用于把远程和超远程比赛的重心转至“短平快”的近距离比赛,在实战中探索新的育种方式;不断积累育种经验,并以遗传规律与个体经验相结合,进行新的育种创新,即尝试“中外合资法”“外系本土化”“赛绩筛选法”“提纯复壮法”等育种方式,探寻中国现代赛鸽育种新路子,培育出诸多出类拔萃、赛绩超群、口口相传的大名鸽和钻石级名种鸽。

        可能笔者孤陋寡闻,仅以全国4个直辖市和四川省的育种家进行例举:直辖市就有上海的永胜鸽系、美臣鸽舍、赵玉辉等,北京的王大亮、王少鹏、马平、尹小维等,天津的韩兆海、王励勤、李国玺等,重庆的李力、龚雪彪等,连全国有最多鸽协会员的省份四川为例,就有翁礼成、曹军、姜丁等鸽系的培养,这是有目共睹的。当然,还有许许多多、挂一漏万的育种新人和育种新锐。与此同时,中鸽协根据《中国信鸽育翔师专业技术等级制度》评审高级育翔师,于2011年2月14日至2月25日公示的44人为中国信鸽高级育翔师的名单,从中获悉:天津有李国玺、刘建才、王福、吴忠杰、任义礼、董光奎;河北有王成健、周俊元、崔凯发、安志强;山西有屈建平、姚金龙;上海有邱嗣高、王忠宝、胡维奇、周渊、杨林彪、肖泽勤、章其硕、姚玉靖、杨崇安、张云喜、陈佑福;江苏有丁钰生、莫家旺、曹宁岗、端礼平、诸呈祥、单长忠、宗晨曦;河南有高振海、陈雷;湖北有郑宝筑、吴之君;湖南有舒兆东;广东有陈伟强;四川有杨四维;甘肃有杜培义、柴大建、陈定生;重庆有李天文;石油有李伟、徐明凯、薛亮。如果说,仅此而已,中国起码也有44个鸽系,那还没有把港澳台同胞和国外的一些华人赛鸽名家和育种名家算在里面。但笔者认为:中国高级育翔师虽然评有44人,但只涉及到1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再加上1个石油鸽协,仅占整个中国地域省份个数的41.18%,就连“皇城根”脚下的中鸽协所在地北京和充满赛鸽硝烟的东三省等,都空缺着中国高级育翔师,实在做得有点粗糙和不公。如今评审中国高级育翔师延续至今已有7个年头,仍未见有续评的动静,故中鸽协的确存在缺乏广泛性、持续性、动态性评审的弊病,这是需要改进与完善的,同时,如果中鸽协准备再续评审,笔者建言:可以设置评审中国高级育翔师3项选项:

        其一、传统老办法,但该评审指标尚待改进,需增加鸽德素养,需增加育种实效,还需融入大众鸽友评价的要素;

        其二、创新新办法,可以重新设置评价指标,按5年或10年一评,按地域评选出年度性中国高级育翔师,不得终身享誉;

        其三、递进评选法,参考围棋段位评选法,加入赛的理念和特色,设置评价指标,每隔若干年评选一次,可以逐步递进鸽友赛鸽的段位,直至中国高级育翔师(高级育翔师理应分档)。

        有位DONGGUO教授诉言且经笔者略微梳理:“中国饲养信鸽历史悠久,赛鸽运动也从明末广东佛山放鸽会开始,但结果却是欧洲信鸽在百余年使用之中,已经演变成了无以计数的品系。只是国人太过谦虚,再者就是谁都不服谁,任何人都不会轻易将自己的新品系冠以自己的名字”。他接着又说:“中国的国土之广阔,地理、地貌、地形、气候之复杂,其实,我们现在的新品系可以从地理、地区或地形、地貌以及气候特点来区分,诸如:台湾鸽、沿海鸽、沪苏鸽、黄土高原鸽、云贵高原鸽、四川鸽、华北平原鸽、东北平原鸽、京津鸽、岭南鸽、南海鸽、云南军鸽等等,不就一目了然了吗?!”。

        当然,可爱的中国地大物博,疆域辽阔,据有关地理资料表明:大中国有华北(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东北(辽宁、吉林、黑龙江);华东(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中南(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西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西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包括港澳台(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台湾省)。照一方水土养一方鸽的原理,照DONGGUO教授所言,中国有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和两个特区与一个台湾省,那中国至少也有34个鸽系,难道这就算多吗?!

        育种就是赛鸽的乾坤之道。其真正含义是:谁掌握了育种,谁就站在了赛鸽运动的高端位置,谁也就有了话语权。育种,是整个赛鸽运动的最高层次;育种,又是整个赛鸽链的关键性环节,牵一发而动全局;育种,育种成了便是赛鸽成了;育种,就像衣服第一粒纽扣,如果第一粒纽扣扣错了,那么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了;育种,又像要练好刀术那样,虽有刀法,但更重要的是在实战中随行走势,这刀法应是遗传规律,而随行走势则是遵循因地制宜交配而产生的育种之实战效应。

四、新时代中国鸽人的一个共识结论

        改革开放的中国鸽界,已是世界赛鸽棋局的重要弈者,扮演了现代赛鸽潮流的重要角色。尤其是当下新时代,曾记否?在中鸽协的组织与指导下,中国30余万鸽友参加了颇有盛名的“国家赛”、与巴塞罗那相媲美的“北京大赛”、各区域有特色的500公里“经典大赛”、如火如荼且形色多样的“特比大赛”“多关赛”,包括竞争激烈、层次各异的“公棚赛”和高端寄养制“团队赛”等等,其中,在“百鸽园、开创者、探索者、联盟杯、和谐杯”等符合现代潮流的高端赛事中获胜的英雄,自然成了培育鸽系的领跑者与先行者。

        特别有意思的是以“开创者“联盟杯”“探索者”等命名的多关赛,吸引着国内外顶尖赛鸽强豪纷纷加入、决一高低,中国似乎成了世界上最为炙手可热、酷炫无比、竞争惨烈的热点赛场。

        其实,中国鸽友自改革开放后就玩鸽在风尖浪口之上,在创新驱动的灿烂日子里,即由郭朝坚(广东)在世界幼鸽排名赛夺得决赛冠军,由陶卫星(辽宁)在世界幼鸽锦标赛夺得决赛冠军,由米星(北京)在世界幼鸽锦标赛夺得预决赛鸽王冠军,由贾成刚(四川)在著名的泰国公棚比赛夺得决赛冠军等;还有一些中国鸽友在南非公棚大赛、比利时国际精英公棚赛、西班牙公棚赛中,以黄剑(北京)为代表夺得决赛总冠军、鸽王冠军及前10名,也取得了十分耀眼的赛绩。

        据悉:2018世界信鸽冠军锦标赛暨FCI国际公棚赛,福建省信鸽联队为国争光,获得决赛冠军。特别是,中国以开创者为代表的联盟战队的赛鸽运动,已经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神州大地、世界级赛鸽竞技场上最为美丽的一道风景线。

        事实上,现代中国赛鸽的兴起与育种大致经历了三次浪潮:第一次,是在解放前后以李梅龄、汪顺兴、杨登元为代表的育种浪潮;第二次,是在世纪之交以地域性为代表的育种浪潮;第三次,是与世界接轨的中国现代赛鸽育种的浪潮。本文所指的“中国鸽人应站在育种的制高点上”,则是与第三次赛鸽育种浪潮相吻合,与当下新时代中国育种相一致。

        诚如有位对我国育种看好的有志之士写到:“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地形复杂,气候不一,会员众多,赛线繁多,赛制多样,赛程长远。上述种种要素,正是有利于形成我国独特的育种风格,那么我国信鸽,别说冲出亚洲、飞向世界,就是全世界的任何国家与地区的育种大师们、赛鸽家们也只有向中国看齐,到那时,无论世锦赛在哪国举行,我国都不会弱于任何一个国家。希望全国鸽友努力吧!争取早日形成自己的现代品系。”可见,育种,就是把赛鸽大国推进为赛鸽强国的最好引擎,也是飞向世界、攻城掠地、摘金夺银的最好利器。

        在此,中国鸽人应当形成一个共识性结论,中国鸽人:有梦想、有智慧、有能力站在育种的制高点上。

专栏作家发表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上一篇:生命里值得纪念的时光下一篇:没有了

信鸽小工具

App下载

官方微信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