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赛鸽种、养、驯

        近日去登泰山,亲自体验了登泰山的感受,目睹了挑山工的登山过程,看到了游客疲惫不堪,当我凭借自己的双脚登上玉皇顶顿觉山高我为峰,一览众山小。做为一个养鸽者,瞭望群山突发遐想对赛鸽的种养驯又有了一种新的感悟,可见赛鸽的魅力是如此的巨大,真是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原本是出来游山玩水,一不留神又回到了养鸽子的话题上,没办法还是一吐为快吧!

        赛鸽之种犹如大山,山不在高有文化底蕴则名,鸽之种精是因子孙的成绩而得名。山有山脉,鸽有血脉,大山之说以屹立于天地之间,源于它根基牢固不可动摇;赛鸽之种之所以能延续,源于它强者的基因,因此养鸽的真谛就是培育根基牢固的血脉让强者基因延续,这也是立棚之本。大山虽有不同的海拔,却有同样令人向往攀登的渴望,赛鸽同样有诸多的血统令赛鸽爱好者梦寐以求。就好像山东有泰山,江西有庐山,安徽有黄山、天津有盘山等等。各山有各山的文化、各有各自的特色与魅力所在,因此,天津地区的游客不仅仅局限于游盘山,他也要登山东的泰山、安徽的黄山、江西的庐山等,反之其它地区也是如此,这是一种文化的体验与交流,养鸽者亦是如此。

        我们国家幅员辽阔,地域环境的不同,造就了不同特点的赛鸽,正是应了鸽友们经常说的一句话“一种天气造就一路赛鸽”故此赛鸽饲养者也要走出去,不只是求得良种觅得养训良方,而且还要了解当地的地域特点与赛鸽文化,知己知彼,相融相通提高自身综合水平,达到养鸽的一个新境界。做为一位游客远眺山峦叠嶂的群山,美景尽收眼底,或许在他的心中仍有不能游历天下美景的遗憾,同样养鸽者也有不能拥有心仪良种望鸽兴叹的感慨。但是请你一定不要忘了:天下名鸽有的是,也许就在你棚中,不识良种真面目,只缘心思未在此鸽中。                                   

        训和养好比是登山的台阶,需要你一步一个台阶的去亲身体验登山的艰辛,感受游山的快乐,赛鸽驯养亦是如此,夺冠之路也同样充满了辛勤。驯养之法如登山一样,登山的道路并非一条,但是无论是哪一条,都能登至山之顶峰,只是沿途的景物有所不同。登山的路就在你的脚下,究竟怎样去登那是个人的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悟。不经历风雨不会有七彩光环;不踏上7000多级石阶,不亲历“十八盘”一段泰山石阶的气势,就感受不到玉皇顶上观峰远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惬意;不经历四百个盘山弯道就上不了庐山、不亲自把1420级台阶踩在脚下就看不到壮观的三叠泉。在游人们汗流浃背抱怨花钱找罪受的同时,他们体验到了登山的乐趣,我们饲养赛鸽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登山亦或是养鸽,就是寻求一种快乐,一种兴趣的体验和成功的自豪,在这里人是第一要素。但是做为一个养鸽者就应象挑山工那样,要有一股韧劲、恒力和不懈攀登的意志,冯骥才的《挑山工》中挑山工有这样一段话“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和你们是一条道,你们走得快,可是你们在路上东看西看,玩玩闹闹,总停下来呗!我们跟你们不一样。不像你们那么随便,高兴怎么就怎么。一步踩不实不行,停停住住更不行。那样,两天也到不了山顶。就得一个劲儿往前走。别看我们慢,走长了就跑到你们前边去了”。

        立于顶峰是成功,登山的极致是会当临绝顶,养鸽的心愿是夺冠。立于玉皇顶观峰远眺,体味人生达到某种极致后,心中感到的一种满足和惬意。山之美是内在的,不是因为人们发现了它才美丽,山之名需要有底蕴与内涵来滋养。种、养、驯每一个养鸽人都知道,种放在了第一位,种是基石更是一座大山。登临绝顶不但需要健康的体魄还需要登山的技能,否则登至半路力不从心气喘吁吁,也只能是仰天长叹。挖掘种鸽潜力需要养鸽人去发现它、利用它,就像是登山者需要体味山之韵、山之美。养驯的过程恰似登山中用双脚丈量台阶,在曲曲弯弯的的登山台阶之上,需要你一步一个脚印,来不得丝毫马虎,但是你也不要只是低头走路,忘了驻足浏览石阶两侧的美景……。

        古人云:“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登山让人提高境界,登山让人感悟人生,登山也给养鸽人以启迪。险峰之上美无限 夺冠通途艰辛多。


专栏作家发表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上一篇:蜂蜜——肌肉恢复的灵丹下一篇:让种鸽产出优质的蛋

信鸽小工具

App下载

官方微信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