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西系
在二战前举行的千公里级远距离赛事中,京都的今西鸽舍算得上是首屈一指的强豪。由于基础种鸽当中有两羽出自势山系的雌鸽,所以今西系的鸽子带有很强的势山系特征。另外,来自清水鸽舍的“仙台号”灰雄(1924-505)在今西系的源鸽中也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它含有中野军鸽系的血统,曾经在1925年仙台~京都600公里比赛中夺得冠军。在当时的京都鸽界,“仙台号”是所有远距离赛绩鸽当中最漂亮的一羽,其丰满的羽翼尤为引人注目。
作为种鸽,“仙台号”与势山鸽舍釜山归巢鸽的子代SS-562交配,繁育出一大批擅长飞远距离的选手鸽。它还与长谷川鸽舍的“暂三号”灰斑雌鸽交配,生出了后来成为今西鸽舍代表性种鸽的灰色雄鸽“今西号”。长谷川鸽舍的“暂三号”出自京都的另一著名血统“栗山系”,因外形优雅而赢得了京都鸽友的颇多赞誉。其头部曲线优美,鼻泡紧凑,眼环为栗山系独特的深紫色。
由此我们不难得知,今西先生的育种目标是既能飞又好看,他的鸽子与势山系相比体型略大而且更加美观。今西系鸽的另一个特点是早熟,十月孵化的小鸽在第二年春天就能参加千公里比赛并取得好成绩。不过该系鸽也存在着速度不快的缺点,这大概与今西鸽舍从不进行基础训放的做法有关。今西系鸽在远距离比赛中韧性十足、归巢稳定,但是在中、短距离比赛中获得高名次的概率比较低。尽管如此,那个时候的京都鸽友几乎人人都饲养今西系鸽,因为该系鸽是当时关西鸽界最优秀血统的集大成者。可以说,只要拥有了今西鸽,任何鸽舍都具备在远距离比赛中一争高下的资本。最后值得一提的是,今西鸽舍很少采用近亲交配的育种方法,即使进行这方面的尝试也未曾带来过良好的成绩。
宇都木系
二战前的京都鸽界,如果说谁的鸽子能够在各种距离的比赛中都保持领先地位,那就应当首推宇都木鸽舍。前面介绍的势山系和今西系在当时已经风靡全日本,有许多鸽舍因之而成名。而宇都木系则有所不同,其传播普及和受到广泛认可是在二战之后。而且宇都木鸽舍并没有创造过令鸽界震惊的突出业绩,只不过平均水平发挥稳定,在每年的成绩单上都能名列前茅,属于有能力成为冠军候补的鸽舍之一。直到1942年宇都木鸽舍才在战前的最后一场比赛中崭露头角,一举夺得了长崎~京都600公里比赛冠军。
宇都木鸽舍的基础种鸽里有两羽最为出色的远距离鸽,其中一羽是1928-26黑斑白条雄鸽,曾经在1931年水户~京都500公里、1932年长崎~京都600公里的比赛中获奖。这只鸽子是早年从美国进口的鸽子的子代,但宇都木本人也不知道它的具体血统。那个时代的鸽友很少关心鸽子的血统,在鸽市上仅凭“这是军鸽后代”、“那是法国鸽血统”就足以达成交易。宇都木用“1928-26” 黑斑白条雄之子与1928-12红斑雌交配,繁育出了①1933-3403红斑白条雄(1935年釜山~京都600公里、1936年长崎~京都600公里获奖)、②1933-3423红斑雄(1934年长崎~京都600公里获奖)、③1934-7367红斑雄(1936年五岛列岛福江~京都700公里获奖)等许多出色的选手鸽。其中的1933-3403红斑白条雄与并河鸽舍的1932-16402灰色雌鸽交配,又生出了①1940-30941灰雄、②1940-30935灰雄、③1940-30952灰斑雄、④1940-30929灰斑雄等,这些鸽子都在1941年举行的寿都~京都1000公里比赛中获奖或归巢。
宇都木鸽舍的另一羽基础种鸽是1931-4775红斑雄鸽,它的父系和母系都是中野军鸽系血统。其父鸽是山上鸽舍的“29号”,在1926年参加鹿儿岛~京都600公里比赛时飞错方向,钻进了朝鲜海峡的对岛要塞司令部,山上把它领回之后就送给了宇都木。其母鸽是灰斑羽色的“今西10”,早年是今西鸽舍里的一只重要种鸽。1931-4775红斑雄鸽的翔历是1932年长崎~京都600公里、1934年长崎~京都600公里获奖。宇都木用这只鸽子的子代与出自不同系统的雌鸽杂交,繁育出了①1935-7663红斑雄(1936年长崎~京都600公里获奖)、②1937-12604灰斑雌(1938年平户~京都600公里获奖)、③1939-6048灰斑白条雄(1941年五岛列岛福江~京都700公里获奖)等选手鸽。其中的1935-7663红斑雄与第一基础种鸽1928-26黑斑白条雄的孙辈1937-17476灰斑雌交配,又生出了①1940-30936红斑雄(1941年寿都~京都1000公里获奖)、②1940-30951红斑雌(1941年深浦~京都800公里获奖)、③1940-30960白条灰雌(1942年长崎~京都600公里获奖)④1940-30964灰雄(1942年长崎~京都600公里冠军)等著名的中距离选手鸽,成为宇都木鸽舍中竞翔成绩最稳定的一路鸽子。我之所以在这里不厌其烦地记述每只鸽子的环号和羽色,是因为宇都木先生早已从鸽界引退,人们无从得知宇都木系形成的详情,留下这些血统方面的资料或许可以为后人提供参考。
饲养过宇都木系鸽的朋友都知道,与前文中介绍的势山系和今西系正相反,宇都木系的特点是速度比较快,能够在任何距离的比赛中飞出较高的名次。不过世界各地的快速鸽都有一个不耐坏天的通病,宇都木系也不例外。我记得在遇到恶劣天气时,宇都木鸽舍至少有两次是参赛十多羽而无一归巢。为了弥补这个缺陷,宇都木一直试图通过引进势山系及今西系鸽来对自己的鸽系进行改良。怎样才能培育出既有速度又耐坏天的优秀鸽系,是令所有养鸽人都感到头疼的难题,却也是终极乐趣的所在。
宇都木鸽舍的快速鸽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幼鸽时期翅膀的发育比较快,按一般条件饲养时,幼鸽在开家过程中极易因飞力过强而丢失。为此,宇都木鸽舍还特意为幼鸽设置了离巢室和宽大的展望台。顺便说一下,由于血统原因而容易游棚的幼鸽应当及早开家(最迟在二十五日龄之内),并在离巢前几天将其放到展望台上,让它们熟悉并记住周围的环境。另外,幼鸽在出舍前应当喂饱,因为嗉囊的重量可以抑制其高飞,而且万一飞远找不到家时也不至由于饥饿而钻进别人的鸽舍。
早期宇都木系鸽的外形特点是嘴尖、毛糙、体型细长,不过通过多年引进势山系和今西系鸽之后这些情况已大为改观。二战以后我曾经鉴赏过不少该系的远距离赛绩鸽,那时的鸽子在体型方面已经无可挑剔相当完美了。
宇都木先生的育种方针也很值得我们借鉴,他从不以外表来决定对鸽子的取舍,评价种鸽的依据完全是建立在血统和赛绩的基础之上。宇都木是一位十分严谨的养鸽家,他恪守“通过放飞笼检验鸽子”的信条,总是根据后代的参赛表现来调整种鸽的配对。正是由于他的不懈努力,才为今天的日本鸽界留下了这一支性能优秀的赛鸽血统。
另外,除了一、两个特例之外,宇都木鸽舍很少采用近亲交配的方法,而总是引进异血种鸽进行杂交。分析宇都木鸽舍的育种记录我们可以发现一个事实,他起用的父系种鸽几乎代代都拥有超凡的远距离竞翔成绩,但母系鸽大多只飞过400公里以内的距离,或者是从其他鸽舍引进的种鸽。这种现象在其他血统的谱系中也十分常见,因为使用远距离赛绩雌鸽很难在短时间内繁育出值得信赖的选手。从理论上讲,特别优秀的雌鸽是不会把远距离飞行的影响遗传给后代的。但换一个角度看,由于我们必须在选种这个重大问题上慎之又慎,所以无论是多么优秀的雌鸽,去参加远距离比赛都要冒牺牲子代价值的风险。
(未完待续)
专栏作家发表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