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再次强调的是,从其他鸽舍引进种鸽时,最重要的就是该鸽舍当前的竞翔成绩。只要你引种的目的是繁殖赛鸽,就一定不要忘记这一点。不仅如此,还必须对多家一流鸽舍的竞翔成绩进行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最终决定引进哪一个鸽舍的哪一只鸽子的血统。无论是从国外还是从国内引进种鸽,基本方针都是一样的。对于某些鸽友来说,即使是在国内引进种鸽,也喜欢把目光投向从国外进口的某某“纯系鸽”。这个时候更需要保持冷静,一定要在仔细分析之后再作判断。这些种鸽是否真正具备值得引进的优秀遗传性能?在日本实际放飞其子代、孙代时可以期待怎样的成绩?除非你对这一进口鸽系的性能了如指掌,拥有十分的自信,否则轻易出手是非常危险的。
从其他鸽舍引进种鸽时,最理想的做法是购买后代当中出现远距离获奖鸽较多的种鸽,其次是直接购买获奖鸽本身,按照这个标准挑选的种鸽最为可靠。假如经济条件不允许,购买获奖鸽的子代也是一个差强人意的选择。当然,引进获奖鸽的平辈也可能取得不错的效果,但我认为最好是引进获奖鸽的子代。决定购买子代鸽时,必须考虑到种鸽的最佳繁殖的年龄,应当尽可能提前预定小鸽。小鸽最好是三十天左右鸽龄(离巢后五天),买回来可以“开家”后作为“能家飞”的种鸽饲养。如果“关死棚”且没有足够的运动场地,有可能因体质不佳而影响将来的繁殖效果。
赛鸽的繁殖
与其他动物相比,赛鸽的自然繁殖非常容易,无须饲养者刻意安排,成熟的鸽子几乎能够在任何季节交配、产卵、孵化,繁殖出一窝又一窝小鸽。养鸽新手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稍不留神,不断增多的鸽子就使鸽舍变得拥挤不堪。可是,每一个养鸽人都不会容忍这种放任自流的状态,因为这是绝对不可能繁殖出优秀赛鸽的。我们的目的是繁育出能够在赛场上力拔头筹的管军鸽,而离开全面细致的管理就很难达到这个目的。所以,我们必须在周密计划的基础上进行赛鸽的繁殖,并全力以赴搞好鸽舍的各项管理,使繁殖出的幼鸽能够茁壮成长为足以担当大任的后备军。
当一年的全部赛事结束时,就应及早着手为第二年的繁殖制定出周密计划,这是十分重要的。首先需要考虑的是鸽舍可以容纳的羽数和现有的巢房数量。假设有十二个巢房,通常的分配方法是把三分之一即四个巢房留给种鸽,其余的八个留给选手鸽。而且,选手鸽巢房的一半以上应当分配给两岁以上的成鸽,其余的留给一岁鸽。如果让四对种鸽各繁殖两窝的话,就能生出十六只小鸽。即使不满打满算,两次繁殖也能得到大约十二只小鸽。八对选手鸽能生出十六只小鸽,实际上可能得到大约十只小鸽。这样算来,到五月为止,就能繁殖出二十只左右可以参加秋季幼鸽赛的小鸽。这个羽数已经足够了,如果过于贪心话后果将难以收拾。
除了秋季换羽的高峰时期以外,鸽子在任何时候都能繁殖。然而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是,什么时候生出的小鸽飞出的成绩最好呢?单纯从繁殖效果看,首先要考虑的是几月份生出的小鸽最健康。比利时和英国的许多著名养鸽家认为,种鸽的最佳交配时间是在春季即将结束的时候,也就是从三月下旬开始交配。不过,饲养者能否在那之前一直保持雌雄分离饲养、不让鸽子繁殖呢?根据我的经验,由于会受到当年的气候以及饲料配比的影响,要精确到让种鸽在几月几号交配是不大可能的。况且日本的气候与比利时、英国有很大差异,简单模仿国外的做法并不可取。
另外,即使我们为尽量推迟交配时间而持续地实行雌雄分离,时间久了,雌鸽也会因发生同性恋而产下卵来。不过,尽管我很难人为地加以确定,但只要在饲养中仔细心观察鸽子的表现,发现最适宜交配的时间并不难。另外,注意一下野生鸟类及城市里麻雀的营巢状况,也可以帮助我们把握好种鸽的交配时机。之所以要在种鸽的交配时间上煞费苦心,就是因为只有处于最佳状态的种鸽才有可能生出最健康的小鸽。
毫无疑问,赛鸽要在长距离比赛中获胜必须具备许多条件,但选手鸽的健康是最重要的条件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必须想尽一切办法来保证繁殖出健康的小鸽。除此以外,还有一个经验值得注意,那就是从繁殖效果看,当年春季孵化的第一只小鸽成功的概率最大。W·E·巴卡博士在他的著作中列出了40羽英国早期著名的冠军鸽,有38羽记录了它们出生时的详细情况。
其中第一个孵化的有23羽、第二个孵化的有12羽、第三个孵化的只有3羽。从这个统计数字也可以看出,在一年的繁殖当中第一只孵化小鸽有多么重要。所以,我们必须特别重视第一只小鸽的繁殖。确定繁殖时间的另一个条件是,几月出生的小鸽能够达到最理想的放飞状态。我们总是把当年出生的小鸽投入秋天的幼鸽赛,以便根据参赛表现对其未来前途做出初步判断。
所以,说到几月出生的小鸽成绩最好,就必须考虑到换羽的问题。根据我个人的经验,三月或四月出生的小鸽完成换羽的时间最早,参加十月的三百公里、十一月的五百公里比赛时表现最好。而五月以后出生的小鸽在这个距离往往飞得不好,有些小鸽甚至不能归巢而失踪。把这几个方面加以综合,我认为,除了北海道那样的寒冷地区以外,一年当中繁育小鸽的最佳时间是二月交配三月孵化,或者三月交配四月孵化。
上述关于赛鸽繁殖时间的分析只是针对种鸽而言,那么,选手鸽应当在什么时间进行繁殖呢?有一种意见是根本不让选手鸽进行繁殖,另一种意见是只让它们繁殖一次。我本人的做法是让选手鸽进行一次繁殖,以便及早了解该选手是否具备良好的遗传基因。这样做的另一个目的是,让选手鸽在年富力强的时候留下后代,因为此时出生的小鸽长大后成材的可能性更大。这并非我一个人的想法,著名养鸽家保罗·西翁、·J·W·特福特、E·E·杰克逊以及巴卡博士都是这样做的。所以,如果可能的话应当让选手鸽繁殖一次,留下它的第一只小鸽。由于选手鸽的第一任务是要在比赛中夺取锦标,所以繁殖时间最好选择在训练开始不久、强度还不太大的时候。
但是,为了避开夏天的梅雨季节,日本的远距离比赛大多是在五月份举行,为此进行的训放开始得更早。这样一来,选手鸽就只能在一月或二月交配、繁殖了。另一个选择是在长距离比赛结束后进行繁殖。由于存在梅雨的影响,选择赛后繁殖时,反而是六月或更晚出生的小鸽更为理想。假如在春季的繁殖中没有得到预期数量的小鸽,此时让远距离比赛成绩最好的选手生一窝小鸽,也是颇值得期待的。
不过,由于晚生鸽在当年来不及完成一定距离的放飞验证,所以只能让最出色的选手进行繁殖,否则就有可能得不偿失。这是因为,六月以后出生的晚生鸽,除了个别换羽速度快的以外,大部分小鸽的主翼羽都不能在当年换完,要在第二年春天才开始换两根最重要的主翼羽,这对它们在春赛中的飞行将会带来相当大的困难。也就是说,大部分六月以后出生的小鸽,在两岁之前还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应赛状态。
专栏作家发表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