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二龙
不惑之年,爱好多多,酒色财气,唯痴一鸽。希望借中鸽平台,畅所欲言,与鸽友共进步。
详情>>

我是忠实的血统论者

文渊阁笔会征文稿件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世间万物,无论已知或未知,均有迹可循。入行二十余年,一直在孜孜不倦地探求优秀赛鸽的鉴定标准,眼论、翅膀论、骨架论、血统论均轮翻上阵,希望有朝一日顿悟,慧眼识鸽,从此仗剑征战四方。

        然而由于学识所限,资质鲁钝,在多年的实践中,唯一感到靠谱的还是“血统论”,现结合自己的摸索与思考,与鸽友共商榷。

        一、对血统论的理解

        此血统非彼血统,不是写在纸上的足环号,而是经得起天空检验的勇者。总结起来就一句话:能做出好鸽子的血统才是好血统。符合这一标准,哪怕是菜市场三五十元淘来的,一样给予重用;如不发挥,哪怕是花大价钱引入的,必须汤锅伺候。

        回想当年引种,专挑血统书华丽的来,认为价高的必然质高,辈份高的必然基因强,眼漂亮、手感好的一定差不了。在这样的思维定势下,赴鸽展、上网站,符合标准就下手。东一羽詹森,西一羽盖比,短短半年内,30多羽原环顠洋过海到家,放眼望去,各类铭血大聚会。鸽子到手后,先挑辈份高、外形佳、眼亮丽三要素齐全的重用,子代一律委以重任,出几羽就交公棚几羽;其余辈份低,手感不如意,眼平淡的则谨慎试用,先当保姆,第二轮才选一两羽上阵。当年秋赛收官,却大跌眼镜:最为看重的几个配对竟然罕有佳绩,反而是那些不太抱希望的却屡屡出彩。第二年不甘心,继续子代验证,结果还是一样:去年表现好的今年依旧成绩亮眼,当年名落孙山的如今依旧迟归或天落。两度头撞南墙,才能清醒面对。身边还有一些鸽友,原本成绩相当出色,但在现今诸多铭血的诱惑下,总认为自己的老底子没名没份,上不得庭堂,还是外来的和尚会念经。于是乎,狠心淘汰老班底,满怀憧憬用新血,结果成绩一落千丈,待清醒欲回头时,原鸽已杳无影踪,只能扼腕空叹。

        由此,个人感悟:放飞笼是检验赛鸽血脉的试金石,而比赛成绩则是一面镜子,既可以映射出血脉的优劣,又能客观地反映出我们自身认知的短板。

        二、及时发现优秀的血脉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由于认知的误区,我们棚中的千里马往往地位尴尬。有多少优秀的种鸽曾是不入眼的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或当保姆,或束之高阁,各类机缘巧合之下,才有机会作育子代。未曾想子孙代一飞冲天,成绩惊艳,从此才从我们眼中的丑小鸭变为高贵的白天鹅。

        以棚中的两羽种雌为例,其中一羽“141”是2013年托朋友从公棚拍回的鸽王。拿回上手后,感觉骨架松软,要前探没前探,要后腰没后腰,舌尖发黑还上翘,心中大呼上当,懊悔不已。但毕竟是高价引入,于是第二年配一比较相中的外籍雄,出了一对送公棚,结果双双进奖。由于心中对此鸽还有怨念,认为是雄鸽好的缘故,与她无关。于是第2年便沦为保姆。直至“141”的孙代获特比鸽王和公棚高位,而她也因日期缘故兑不开蛋,又出了一窝分送公棚与打特比并双双获奖后,才认识到她的价值,却白白耽误了三年育种黄金期。

        另一羽“861”则更惨,虽然本身是2011年的德国鸽王,但上手后七拧八歪,一刻也不老实。且端肩耸背,加之花头白条血眼,不符合主流,于是便弃之深闺。直到2017年方才配一雄鸽,在保姆棚出了三窝后,就将她送给了朋友,“861”所出6羽皆是雌,其中:一羽体弱淘汰,一羽送公棚进奖,家中一羽参加地方秋赛获前奖。给朋友3羽,有两羽第二年皆做出公棚奖鸽,另一羽朋友未用后退回,熟棚后春赛获鸽王亚军。而861在朋友家犯性子不配对,头部也被雄鸽严重啄伤,拿回调理后,今年公棚交一羽热身赛27名,预赛20名。地方赛上一羽,500公里夺冠。

        好鸽难求,而棚中的优秀血脉往往耽误于我们偏执错误的认知之中,悔之已晚。如今“141”因常年保姆,体质下降,第三轮独蛋。“681”也已8岁高龄,育种能力朝不保夕。

        三、从赛绩中寻找定理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如果博尔特去跑马拉松,照样名落孙山。赛鸽亦然,每一路鸽均有他的特性,或晴天高分速,或恶天飞伯马;或中短程快如闪电,或长距离不死必归。这就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思考体会,从赛绩中总结归纳,尽量做到有的放矢,扬长避短。

        如棚中的国家一号这路,前期表现甚为平淡,但从300公里开始便逐渐发力,待500公里时,便常有超速的表现。又如另一路盖比,300或400公里时赛绩突出,“指定”经常受惠,可是距离一上500公里,就只能混个归巢了事,与奖无缘。还有一路桑杰士,以前公棚多为300-500公里双关赛时,决赛屡有高位;但是加了一关400公里改为三关赛后,决赛勉强进奖,雄风难再。同时,此路鸽还有一特性,200公里或300公里这个距离如果迟归,下一站极有可能冲前奖,成绩大翻盘,飞行曲线十分明显,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站快一站慢。以上归纳,只是血脉反映在表象中的部分事例,还有雌(雄)飞雄(雌)不飞,沙(黄)眼的擅翔,黄(沙)眼的适作种等诸多特性,尚需我们在实践中总结归纳。

        还是那句老话:“鸽飞一滴血”。这滴血,才是我们鉴鸽时应重视并把握的根本,才是我们享受竞翔乐趣的信心和依托。没有那滴血,再完美的翅膀,再亮丽的眼睛,再坚强的骨骼,也只是T台走秀的模特,而非搏击长空的精灵。


专栏作家发表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上一篇:没有了下一篇:鸽 舍 随 笔

信鸽小工具

App下载

官方微信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