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足球队往往是优秀的新成员拥有最傲人的训练成绩,这并非偶然。同样,你有越多的育种选择,你就离成功越近。鸽界的精英们,无不是优秀的选种家,出色的实践家。在赛鸽的竞翔中,你不一定要选拔出色选手,而是选拔种鸽,他们能作育出能帮你打拼天下的优秀选手鸽。但你的种鸽队伍你怎么组建的呢?在前1~4部分的访问中,几位深受尊敬的育种专家与我们分享了他们为自己鸽舍选种育种的各方面经验。现在我们把过去鉴鸽前辈们的经典言论汇总起来看看。但我们相信的同时应该提高警惕,这些观点只不过是他们在文字印刷出来之前的观点,可能以后某个时候,他们观点变了,或者改进了,因为对于赛鸽的研究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皮特·迪威德
科伊·麦肯齐(Coy McKenzie) 在对其的评价:
他总是握鸽于右手,接下来进行一套雷打不动的相鸽程序。
1.他右手握鸽,拇指锁住鸽子背部。双手游走于胸腹,轻微按压以感知肌肉,力度很轻,沿龙骨的所有肌肉都要感觉一遍。
2.他会向上推举鸽子,可能在掂量重量,也可能是在估量漂浮感。
3.他弯曲翅膀两三次,然后往外拉伸。
4.然后,开始看眼睛。
5.他捏着喙往外拉,抻长鸽子的脖子。
迪威德说:
冠军鸽的体型,大小,眼色并不是唯一的。
胸部肌肉要柔软可塑,但一定不能缺乏弹性。
捏住喙,拉伸颈部的小测试是为了测验其“斗志”。
眼睛的名堂不能笃信,但眼的颜色多一点是很好的。
各方面迪威德的观点汇总
体形:
“我不赞同很多鸽友的观点:鸽子形体最重要。但是最近皮特斯(Peeters-Veaufort)所谓的肌肉理论在日益膨胀,貌似肌肉又比身材更重要了?不要在所谓可怜的身体架构和体型上面做文章啦,有比这更重要的,这就是为什么你觉得体型怪可怜的鸽子却飞的很棒,你认为美丽的鸽子只不过是摆设罢了。”
肌肉:
皮特发现鸽子所有的强健有活力的迹象,都与龙骨周围肌肉的弹性与柔软息息相关。“右手握鸽时用大拇指稳住鸽子的背部,右手其余手指握在鸽子胸骨处。左手手指分开,一个接一个的稳稳按压,手指从左往右滑过龙骨,滑到另一面的肌肉。不论什么体型,只要是鸽子,就可以坚持这样做鉴鸽,慢慢的,坚实的骨骼抑或松散的关节,强硬的抑或是柔软的肌肉,培养起你的手指敏感的触觉,极其细微却又至关重要的肌肉结构,你能察觉得不费力气。”
“要作育这种鸽子,它们在进食不够充分的情况下身体状况仍能保持良好,而且身体好像很充盈。它体重并不重,却感觉像是个充足了气的皮球。”
翅膀:
皮特的第二个测试是捏着鸽子的喙往外拉它的脖子。如果鸽子奋力挣扎,它会断定这只鸽子意志顽强。“如果它温温顺顺毫不挣扎,那它遇到困难天气很快就妥协不坚持了。国家赛的冠军鸽,十有八都是抗争型的。各自的这种个性从四星期大的时候就可以看出来。”
“所谓‘翅膀论’现在人们渐渐摒弃了,取而代之的是活力成了最主要的要求。”
眼睛:
第三个相鸽点就是眼睛了。皮特总是嘲笑所谓的“眼睛论”和“翅膀论”,他选择配对是基于他自己的相鸽结果,而不是拘泥于大小,颜色,或者严格的根据体貌特征。“好种鸽一定是有一对好眼睛,而大多数——并非所有——好的选手鸽也会有一对犀利的眼睛。”皮特喜欢眼砂粗糙,有锯齿状边缘的,而虹彩要求颜色丰富(血红蛋白层密集)
“第二,对于拿眼色丰富的鸽子育种的问题我有一点要提醒的。眼睛颜色少,粗简无纹理的眼睛说明鸽子不怎么强。早些年,人们觉得,眼睛不同颜色的分界线应该清晰锐利,但我觉得恰恰应该相反。分界线越模糊,越多颜色得以呈现,眼睛也就越好。眼睛越好越适合做种。但是你必须时刻提醒自己:对于一羽优秀的选手鸽来说,好的眼睛只是众多良好身体条件中的一个。”
“我见过许多竞翔的大铭鸽,它们虹彩周围并没有圆环般的纹路,但我承认它们是出色的,尽管他们的眼睛颜色很浅。相反,我也见过赛绩差的赛鸽——它们的眼睛漂亮得足以蒙蔽人的双眼,虹彩周围有线条明晰的圆环。然而这些眼睛浅颜色的部位并不明亮,颗粒结构不是很丰富,瞳孔很大。”
“眼睛颜色丰富,眼砂颗粒状的鸽子适合留种;而那些眼色平滑细腻,有金属质感的就不合适了。”
发行人加雷兹(Jules Gallez)
“所有自己鉴鸽的朋友们,鉴鸽时差不多都是这样进行的。首先淘汰很差的,其次是看上去难有作为的,再然后是中游鸽子,这样一直淘汰到留下计划的数目。我们说这样是不好的,我们最好是选拔鸽子,而不是淘汰鸽子。”
“选拔的过程相当严格,因为我们赢比赛、赚钱,并不需要呼啦啦一大群鸽子来完成。你养的鸽子越少,你越能很好掌握它们的情况,而它们也会为你飞得越好。”
“对于身体条件要求,我有自己的品味,如下:
1.羽毛柔软
2.翅膀富有弹性,四根主羽完美无瑕
3.喉咙良好,玫瑰色,长得太开、你都可以扔进一颗豌豆的要不得
4.耻骨坚实
5.体型不要太大,中等就好
6.展翅有力
7.肌肉柔韧
8.眼睛熠熠生辉
9. 活力——握在手里,它会不断挣脱,你要是企图用拇指食指‘撬开’它的嘴,那就费劲了。”
头部:
“头部要强硬,双眼间距越宽越好。眼睛最好长得靠内,而不是鼓鼓的凸出来,这种眼睛没有好好嵌在脑袋里的,鸽友们叫它松弛眼。眼睛松弛的鸽子不仅飞逆风很困难,下雨天,或者沙尘暴天气对他们来说也是个灾难。鸽子眼睛长的越高越好,最好就是高过喙的延长线。至于总被强调的眼的眼志或者瞳孔的大小,仅仅是个人品味问题,对鸽子的好坏影响不大。”
眼睛:
“冠军鸽的眼睛颜色丰富异常,虽然说是什么颜色本身并不怎么打紧,但自然而亮丽的眼睛是我梦寐以求的。黄色或白色底砂的鸽子不适合留种,但尽管是这样,这种鸽子里,也出过竞翔冠军。”
“据研究,眼睛里呈现完整全眼志的鸽子作为种鸽是很重要的条件,当然,你也不能要求你所有的种鸽都必须有全眼志。”
“不过黄金种鸽眼睛颜色着实迷人,而虹彩有许多颗粒结构。”
身形:
“鸽子要看起来比实际大,掂起来比应该的体重轻。上手硬的鸽子平衡感不会很好,最好不要养。肌肉是要柔韧度很高的。如果你时间足够,手指尖够敏感,你也许可以练就这样的本领——所有类型品质的肌肉都了如‘指’掌。”
喉咙:
“有的鸽友相鸽从不打开它的嘴看看喉咙,这可不好,因为你握鸽相鸽就是要逐一检查它身体每个部位好不好,健康状况怎么样。鸽子的喉咙最好是椭圆带粉色,若是红色或是圆形的喉咙,那是病了,该去治治。”
身体结构:
“骨骼结构应该是强劲的,但避免太重太粗,龙骨从前端向后端逐渐上收,恰好接近耻骨。龙骨或者说胸骨短会导致他末端和耻骨有很大一部分空余,这自然不好,还有种情况也会造成这耻骨位置低于龙骨——尽管龙骨够长。耻骨处过于开放,虽说不甚要紧,但也尽量避免。而耻骨过软就难成大气了。还有人喜欢深龙骨也就是体型较圆的鸽子,这就是个人品味了。”
“你双手握鸽时,若鸽子身体结构匀称健康,它是可以承受一些按压的。若轻微按压下它就挣扎大口喘着气,你就知道它骨架结构不怎么样,十有八九还有点小病。当然你不要捏的太重,力道就像把鸽子稍稍握紧就够了。”
“鸽子后背要强韧,双手握鸽,把翅膀收拢服贴,这样你的拇指就能稍压它的后背了,若它背部不够好,尾羽会往上翘,并且张开。”
“背部有弧度比平平扁扁的强多了,但是合理的宽度还是要有的。你要知道背部和尾巴是浑然天成的一体,尾背连接处也不能过窄。”
翅膀:
“好翅膀当然要强韧,还要有粗短强壮的肱骨。主羽也要强韧,但不能太宽。后四根主羽有一定通风的间隙。这样的鸽子任何天气都能抗,甚至越恶劣的天气越能有卓越发挥。”
“离身体最近的,就是一块连接身体的小骨头肱骨。”
“第二根主羽应该比第一根稍短。在鸽子飞行时,末端主羽的受力会通过肱骨的杠杆作用而放大,于是肱骨越粗短,效果越明显。”
“翅膀中最活跃的部位就是指骨了,也就是附着主羽,飞行划动的动作之源。第一主羽要比第二根长的说法应该是对的,不过也不乏这种特征不太显著的飞行健将的。”
“主羽,应该窄些,一根压一根贴合良好,从第七根羽往后羽翼伸展得越开越好,而的确,飞行中的主羽末稍的距离可达两到三个厘米。这种主羽缝隙适当的鸽子不会畏惧恶劣天气,甚至逆风飞行更见其英勇。”
“另一方面,主羽通风不够的鸽子也很常见,它们顺风的表现会如同小火箭,只是到了耐力赛它就平庸了。”
“关于羽翼的柔韧,它意味着每根主羽都能抗住风的阻力,因而主羽不能太直,太扁,打开翅膀的时候,还应该呈现一种微微向下、向外的曲线,以此支持主羽的开展。”
“如果让翅膀充分延展,当然你要顺从它自然的趋势展开,第一根柔软的副羽应该和身体紧密贴在一起,使羽翼和身体贴合无痕,正因为如此,副羽应向身体方向弯曲,形成密密厚实的一副风挡。这个特点在很多冠军鸽身上都有体现。副羽与身体的缝隙会让风逃逸,鸽子就不得不加紧划翅奋起赶上,于是很快累了,终于归巢而奖项已被抢空。”
“我先前说过,主羽有缝隙的鸽子逆风方见本色,还有呢,这种鸽子当空气‘厚重’时也表现不凡——也就是下雨天啊,多云潮湿天气啊造成的空气湿度大。”
“这是证据确凿的,翅膀的缝隙让大雾天气里厚重的空气得以穿过,减轻阻力,鸽子不费力自然划动翅膀频率高了,于是速度也快了。许多长途迁徙的鸟都有这一特点。而相反阻力小的空气里,它们就有些使不上力了,但总比密翅膀的鸽子飞顶风好得多。”
“但是在比利时,远程鸽是有可能赢短程赛的。因为和稠密的空气相比,短距离只是个小要素。”
羽毛:
“这是能给赏鸽人暗示很多鸽子的基本情况的部位,就是羽毛了。能拥有一身柔软如丝绸般的羽毛,这羽鸽子在所有其它考核方面都一定不俗。这种光洁质地,好像暗示了我们这只鸽子继承了良好的身体素质,它是一对优秀种鸽在适宜的条件下产生的结晶,或者这对种鸽在最健康的时候作育了它。这种羽毛的赐予是先天的,不论你后天拿什么喂鸽子,不论你多注意养护它们的羽毛,一身与生俱来的华丽羽毛永远是鸽子的奢侈品。”
“人们发现在这种鸽子体内,所有维持生理机能、供给营养的脏腑器官,都如运营流畅的工厂,能配合的恰到好处。所以,它们的骨骼是结实的,眼色是丰富的,喉咙是健康的。这是唯一能反映鸽子全身健康的地方,难怪经验丰富的鉴鸽家不上手握鸽,仅摸摸羽毛就能分出孰优孰劣。”
专栏作家发表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