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微信群里看到一个视频,说的是一家公棚决赛时有一只鸽子在上笼清单上显示的羽色是灰,决赛归巢后实际上却是红鸽。
视频下边的评论有很多,鸽友们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不满的,有责问的,有发牢骚的。
视频比较短,信息量也比较小,不清楚是哪家公棚,也无法了解更清晰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但是这种现象的发生,势必会给公棚从业者、监赛协会以及裁判队伍和执裁人员,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因此,无论是公棚还是参赛鸽友以及裁判,都应该从中吸取教训,引以为戒,彻底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
其实,这样的错误本来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但是却发生了。之所以发生,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第一、公棚工作人员粗心大意,致使羽色登记错误,没有把好第一道关,没有守护好第一道防护墙。
第二、鸽主“马大哈”,从不关注自己的鸽子。也许是该鸽友年龄大,从不上网,可是交费领取参赛卡时如果能够认真核对一下羽色,也能够很轻易地发现错误,可惜他却没有这样做,更没有像绝大多数鸽友那样给自己的爱鸽以足够的关注,从而造成实际羽色跟公棚注册登记的羽色长期不一致。从收鸽清单到十几次训赛,从头至尾、自始至终都没有发现这种谬误,致使该错误一错到底、久拖不决,一直到决赛归巢后才发现,形成爆炸性新闻,这样的鸽主也是少见。
第三、从本视频所透露的信息来看,裁判员在制裁过程中只是核对了足环,没有核对参赛鸽羽色,从而让错误轻易地攻破了第三道防护墙。
前车之鉴,后车之师;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事情既然发生,已无可挽回。但是,赛鸽之路还很漫长,今后的路,我们一定要走好。作为公棚,作为参赛鸽友,作为裁判,都应该从这件事情上吸取教训,改进提高。
第一、公棚管理人员要加强管理,警钟长鸣。公棚工作人员,包括收鸽人员和电脑员,要认真谨慎、互相配合、仔细核对,确保输入的每一羽赛鸽信息都正确无误,做到万无一失。
第二、作为参赛鸽友,要对自己的赛鸽给予应有的关注,尽到一个鸽主最起码的责任和义务,不会上网可以委托亲朋好友查询,可以向代理咨询,如能及时发现、及时反馈、及时修改,就能有效避免错误的长期存在、让小失误发展成为引人注目的大问题。
第三、裁判在公棚比赛环节还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加强监督,尽职尽责,在逐羽查验参赛鸽足环号的同时也要对羽色进行认真核对,真正当好第三道防护墙,以防决赛时出现类似的尴尬事件。
专栏作家发表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