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一个月没下楼锻炼了,骨头节有僵硬的感觉,浑身不自在,就连脑袋也浑浑噩噩的,没病,是为了躲“霾”。
“霾”这东西以前没有,它是派生于工业,或者说是现代社会的一种附加“税”,有专家称,是老百姓生火做饭烧的柴所形成的,似乎牵强,也有说是烧煤造成的,太多的说法,反而说不清了。谁都知道在你得到的同时也在失去,你打开了一扇窗也就意味着关上了一扇门,人这东西很容易晕,小时候见着蓝天白云不以为新鲜,也不知道珍惜,当然也不懂收藏,你别以为是说胡话,要早知道的话,你一定会拍下很多照片,留给自己的孩子看,看看原来的天的样子,当然也只能看,要让其他感官都体验原来的样子,怕在城里很难,即便去草原或者高山也未必能有原来的感觉,因为,草原的羊群失去了白色,山上的积雪已经开始消融,剩下的是残缺斑驳的山体,与美丽自然渐行渐远,而我们整日里忙于眼前的事务,股市、油价、税收等等,有人说,人要活就不能什么都占着,好厨子你就不能怕喝油烟,好裁缝你就不能顾及颈椎,好司机也不可能不出事,你不能躲开别人执意找你出事的机缘巧合,人不晕是多么不容易。
平日里跟太阳一起闻鸡起舞,棚捋挤按,吐纳鼓荡,随方就圆,空灵化境。本着活动筋骨,延缓进入老年痴呆的时日,至于怎么维持功夫,无从谈起,只能优哉游哉捞鱼摸虾的样子,大体上也就是装装样子而已,可是就连装装样子的机会也没了,一旦下得楼去,进入混沌的空气里,不一会就感到嗓子眼被什么呛到了,老大不舒服,与其呼吸进去这等东西去伤及与内,倒不如干脆让关节都老化坚硬,躺在床上他仍是个健康人,起码体检能通过,我不太懂什么PM,我只知道呛人的雾——现在叫“霾”。
以前是躲“年”,现在是躲“霾”,“年”一年躲一次,而“霾”天天逼得你无处藏身。
凌海 2015年
专栏作家发表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