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嗣高
从小跟随家人养鸽,上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参加赛鸽,出国前一直积极参加上海市信鸽协会组织的各项赛鸽活动。 1988年离开上海赴加拿大留学,1990年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MBA),毕业后留校负责中加大学校际交流项目。1995年加入加拿大贾克斯威特福特环境咨询公司,担任中国部经理,负责加拿大政府资助的中加合作项目至退休。由于从小就爱上赛鸽运动,即使在最困难的文革期间和最繁忙的加拿大求学期间都没有放弃对赛鸽运动的追求, 一有时间就学习与赛鸽有关的各种科学知识,从未停止收集有关赛鸽运动的信息和资料。2003年起驻上海,利用在沪工作的机会,重新投入赛鸽运动, 2004年春开始参加比赛,从参加第一场比赛起,每次比赛都夺得优异成绩。当中国信鸽协会开始评选育翔师,以短短几年的赛绩得到的分数已远远超过高级育翔师的评选要求,被中鸽协授予高级育翔师称号。
详情>>

我所认识的巴特.吉林克斯

      中国鸽友们对吉林克斯这个名字并不陌生,事实上吉林克斯在世界各地的赛鸽界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名字了。早就想写一篇介绍吉林克斯的文章,鉴于已经有许多介绍吉林克斯的文章和报道,鸽友们要了解吉林克斯的赛绩和鸽系,很容易就可以在网上查到,连篇累牍地在我的文中重复他的成绩是没有意义的。考虑再三决定把自己与吉林克斯一家接触的真实感受介绍给鸽友们,以便大家可以客观地了解卢克和巴特.吉林克斯两代人。国际鸽界名记者荷兰夏拉肯曾经告诫我们,在买鸽子时仔细观察鸽主的目光比看鸽子的眼睛更重要。也正如许多鸽友指出的,在选择从哪家引进鸽子之前,应该充分了解鸽主的情况,并把鸽主的人品作为首要条件。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开始关注吉林克斯,这是因为吉林克斯以养桑杰士鸽而出名。吉林克斯与桑杰士住得很近,相隔仅50米,得到许多桑杰士的大铭鸽的后代。在一篇吉林克斯的报道中介绍吉林克斯是桑杰士的邻居,实际上两家并非邻居,但住得很近。上世纪80年代初巴特的父亲卢克在沃默尔海姆(Wommelgem)买了地盖了房子,搬到现在的住址,正好短距离赛颇有建树的桑杰士也住在沃默尔海姆。

     吉林克斯家族赛鸽史起始于祖父乔斯(Jos),乔斯主要参加短距离速度赛,父亲卢克在搬到沃默尔海姆前在短距离和中距离赛上已有不错的基础,但吉林克斯家族赛鸽真正的起飞起始于桑杰士的引进。关于卢克引进桑杰士有一个故事,几乎每个比赛日桑杰士家里有朋友一起等鸽子,这也是比利时赛鸽运动的一个传统。胡本家还养鸽时,每逢比赛日附近的一些鸽友和亲戚朋友坐在院外一起等鸽子,因为胡本家的院子太小,只能在院外的街上等。这样人会趁机小赌一把热闹一下,参加的人每人出个一二十元,谁指定的鸽子率先归就可以赢钱。那天卢克也去一起等鸽子,桑杰士那天心情特别好,在等鸽子时从鸽棚里拿出还在巢盆里的一对汤姆直接出的幼鸽,问在座的谁要的话可以卖给他,当时谁也没接口。第二天卢克上门买下了这二羽幼鸽。从那时起,卢克把桑杰士关键种鸽汤姆,晚生汤姆,斑雄(Geschelpt),闪电灰(BlueThunder)等的子代全买到位。客观地说,吉林克斯鸽系的建立是以桑杰士为基础,同时又融入了其他优秀血系,经过自己坚持不懈地努力打造成不仅能飞短距离,而且在竞争激烈的中距离赛事中也能摘金夺银。在最近的10年里,在安特卫普省竞争激烈的小中距离(250-450公里)和大中距离(450-600公里)各项赛事上吉林克斯已经成为最为强劲的竞争对手。不仅如此,在大中距离国家赛(从波治450公里到盖雷590公里),甚至650公里以上的长距离国家赛(如利蒙治国家赛670公里)中表现也很突出,成为比利时全国不容忽视的挑战者。

      第一次去他家访问是2010年,是与深圳鸽友项骥翔一起去的。那次,主要是父亲卢克接待我们。卢克是一个很实在很低调的鸽友,他热情地带我们参观鸽舍,把主要的种鸽都给我们看,并按我们的要求让我们挑选了几羽鸽子。那次与儿子巴特接触不多,巴特给我的第一个印象是一个腼腆的小伙子。

      2011年又去了一次,那次没碰到巴特,在去之前已经了解到卢克患了癌症。那次看到的卢克身体大不如以前,没想到这竟是最后一次见面。2012年初,消息传来卢克不幸逝世了。当时曾想随着父亲过早去世儿子路克能不能接好班,把父亲的鸽系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会不会像有些欧洲名家那样,自掌门人离世后,从此一蹶不振,甚至很快消声匿迹呢?显而易见,父亲的去世是对巴特前所未有的挑战,他无法再得到父亲的指导和帮助,必须独自掌管鸽舍。要知道运营如此规模的顶级鸽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当时巴特还在工作,他必须在放弃自己的工作全身心投入赛鸽运动,还是一边工作一边以业余时间养鸽之间作出选择。巴特权衡再三决心全力以赴走职业赛鸽道路。

      事实证明,2012年父亲过世后,吉林克斯的鸽子不仅没有走下坡路,反而越飞越好。2013年夏天访问欧洲时又去了吉林克斯家。2013年赛季是父亲过世后的第二个赛季,巴特在这两个赛季中取得的成绩另人刮目相看。2012年,巴特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获得了包括亚精顿国家赛12390羽冠军,比利时奥林匹克全距离代表鸽等辉煌赛绩!2013年赛季的表现更加令人印象深刻:卫冕了亚精顿国家赛冠军,这次包揽了全国成鸽组16363羽的冠菌和亚军。第二次与巴特接触留给我的印象是人很实在,待人真诚,像他父亲一样也很低调。尽管父亲过世不久后在自己独立掌管的两个赛季中就已经飞出令人不可思议的成绩,但他一点也没有骄傲自满,仍然很谦和。 

      在2013年以后的几年里,巴特继续以亮丽的赛绩让世人刮目相看。正是由于一年一个新台阶地创造辉煌赛绩,巴特.吉林克斯在比利时鸽界已经鼎鼎大名。由于吉林克斯鸽系的后代在世界各地的各种赛事中也摘金夺银,这一鸽系已经成为国际鸽友追逐的名系。我记得第一次去他家时,超级配对的子代价格是1000欧元。正是鸽友们的追捧,现在吉林克斯鸽子已经变得炙手可热,价格之高差不多可以与任何其他世界名系媲美。在儿子巴特的努力下,在短短的几年里,吉林克斯已经成长为世界级鸽系,在全世界范围内很受欢迎,成为鸽友追捧的鸽系。

      2016年11月巴特.吉林克斯在PIPA中国部经理小桑Ian Somers和PIPA中国代理项骥翔陪同下来我上海家中访问,在访问中给他看了一些自己关键的种鸽,他对每一羽鸽子都给予很高的评价。在与他交流赛鸽的经验和体会时,仍然让我感到巴特还是那么实实在在,没有一点大牌鸽友的架子和傲慢。

      在制定2017年访问欧洲计划时,我们设定的主要目标是在比利时国家赛季高潮时,在比利时的一家顶级鸽舍呆上一周,以便进一步了解比利时鸽友赛季一周的全过程,从中学到新的东西。当时备选的对象是帕斯卡.阿伦和范希兄弟,当PIPA中国部经理小桑得知我们的计划后建议我们考虑吉林克斯,我和陆宇卿商量后采纳了小桑的建议,让小桑去征求巴特的意见。考虑到赛季的繁忙,每天接待我们需要耗费的时间和精力,担心许多欧洲鸽友不一定会愿意满足我们的要求。不料,小桑与巴特一讲,巴特就欣然同意了。

      接下来就是我们的欧洲之行了。我们出布鲁塞尔机场后,开了租好的车直奔吉林克斯家。在后面的5天时间里,天天与巴特朝夕相处。早上从旅馆出发,驱车去他家,白天一整天与他在一起,好几天一直到晚上陪他一起去赛鸽俱乐部交完鸽子才开车回旅馆。

      从人力资源上来说,巴特力量很单薄,主要靠自己一个人。一篇吉林克斯的文章中介绍巴特和尤根兄弟俩和父亲卢克一起养鸽子,其实尤根不是亲戚,更不是兄弟,他是一个喜欢鸽子的好朋友,有空来帮帮忙而已。我们看到的是有时巴特忙不过来,晚上尤根帮忙到俱乐部交鸽子;在周末比赛日尤根来吉林克斯家一起看鸽子归巢,其他的日常工作都是巴特一个人亲力亲为。要管理这么大一个摊子,从种鸽棚到幼鸽棚,从寡居雄鸽棚到寡居雌鸽棚,从清扫到喂食喂水,一切都是自己打理。尽管幼鸽赛不是重点,参加幼鸽赛只是为了让幼鸽积累一点经验,巴特有空还自己开车训幼鸽。我们曾陪他一起开了30公里去训幼鸽,训的是第二轮幼鸽,第一轮幼鸽已经飞过100公里。

      我们去的时候正是比利时赛季高潮,一个周末至少有两场国家赛,一场大中距离,一场长距离,此外还有中距离省赛,还有俱乐部的短距离和小中距离的比赛。巴特不仅要应付日常管理,还要对付如此繁重的比赛任务,真是忙得不可开交。更有甚者,每年6月至8月比利时国家赛的高潮期,这段时间也是是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鸽友去比利时访问的高峰期,巴特在百忙之中还得抽时间接待来访的鸽友。我们在的时候,几乎每天都有其他国际鸽友来访,有时一天还不止一拨。除了中国鸽友,还有中东的,东欧的,等等。面对人力资源紧缺的挑战,巴特只能从提高效率上下功夫,凡是力求简单便捷。有一点是肯定的,巴特赛出的成绩不是来自精细的管理,靠的是什么我们养鸽子的应该很清楚。

      我们和他一起去俱乐部集鸽时,碰到了许多有名的鸽友,譬如佛卡门,马赛尔.伍特斯,威力.丹尼尔斯,凡戴克,凡.爱尔扎克,安德烈.鲁道夫,梯奥.艾斯寇特,等等。与这些强豪在同一俱乐部比赛,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要在安特卫普省赛和比利时国家赛中出人头地,首先必须先击败本俱乐部的对手。所以客观地讲,巴特赛出的成绩反映的是一流的水平。他们的俱乐部很热闹,一周中几乎每晚都有集鸽。周二集超长距离赛,如拿邦860公里;周三集长距离赛,如利蒙治670公里;周四集亚精顿赛550公里,这三场比赛都是国家赛,超长距离还是国际赛。周五同时集二场比赛(一场中距离300公里,一场短距离100公里),周六集200公里。只要你有时间有精力有鸽子,你可以参加所有的比赛。从中我们应该能体会到比利时鸽友有多么幸运,可以通过如此多的比赛,反复对自己的鸽子进行检验,真是令人羡慕。

      我们没有按照原来的计划在他家呆满一周,提前几天离开了。这是因为担心巴特为了接待我们对他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影响太大。而且通过几天的观察和交流,我们已经达到了目的。我们了解到巴特的养鸽风格与我们的没多大差别。在养鸽和赛鸽的各个环节,他也推崇自然,简便,易行,讲究的是提高效率。我们赛鸽和鉴鸽的共同理念是通过反复多次参赛,通过赛绩来评价和判断,不依赖于这样或那样的“理论“,唯有通过实践得到的赛绩才是真实可靠的。

从多次与巴特的接触中,我所了解的巴特是一个正直,善良,脚踏实地,为人谦虚可靠,是一个值得交往的朋友。


“白头席尔维特”
 


“格斗士”

 

专栏作家发表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上一篇:比利时“老血统“下一篇:推动赛鸽运动发展的几个建议

信鸽小工具

App下载

官方微信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