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眼的秘密(连载五)

整理提供:台湾 李作填 廖于芃

        经验累累的八项心得

        虽然我的书《鸽眼的秘密》(The Secret of Eye-Sign)很久以前就已经出版,到目前为止已经出了好几千本,但是仍有很多问题还是围绕着“有颜色”的眼志层出不迭,不知道要把它归之于“赛鸽”才好、或者归之于“育种鸽”才适当。现在可好了,我很高兴这本书的革新版增加了新单元,包括5 0羽顚冠军赛鸽的眼志放大复制照片,我相信这项新东西可以有助于养鸽者们解决“有色”眼志的问题,也能够正确地认出它们的价值。

        显而易见的,初学者所碰到的第一件事是没有两个眼志在形状、暗影、暗影深度或颜色、外界线都是一模一样的。要为眼志打分数给多少人带来挫折感,那就是因为它的形式和特征有很广的分布。从来没有人看过一模一样的眼志,看到的都是不同的眼志(即使是同一羽鸽子,两眼的眼志也不一定是相同的)。至于眼志的颜色,用光谱来表示的话,其范围也就更为广阔了。

        再注意,有多少冠军鸽的眼志是我所说的“组合”型的。这也就是说,眼志本身就表现了这个本质,在黑暗影〔影子黑阴〕中就分成密集、不太密集、超强等,还有它是不是在黄圈、蓝或紫呈完整或较不完整的形态。请你再注意,这些下面有色的圏不只是虹彩的颜色,而有着清晰、分别的质。没有任何眼志是虹彩的片段。像数量一样地分别,眼志完全在虹彩背后发现,只要有它的地方就可以看到分开的、起伏不平的“陆地”围在瞳孔的四周,衬托瞳孔。这些起伏不平的杂物,可以在显性紫罗兰眼讯里看得最清楚。

当一个人提到“完整圈”时,没有必要认为它指的就是一个黑色暗影或有色的眼志,其实它是两个圈互补而成,瞳孔构成内圈,另一个完美的圈则界定了内圈。内圈,也就是被瞳孔界定的圈,一定是个完美的圏,因为瞳孔永远是圆的,从来还没出现过别的形状。但外缘的眼志“完整圈”则常是不够圆滑,常常是我提过的“锯齿状”或“星状”。这两种的定义有些微不同,前者(锯齿状)意味着外缘凸起,外线起伏不平,“星状”则以成千上万的“射线”或“点”表示。

        在我的经验中---我承认,它绝对不会超过4 5年---“组合眼志”出现在大多数的眼志(但并不是全部),“赛鸽”的眼志比上等育种鸽的眼志来得多。这并不是说,有着杰出的“赛鸽”眼志鸽子,就不能生育出另一羽冠军鸽来,只是,两者兼备的情形是很稀少就是 。

就另一方面说,我认为黑色(黑色影)若呈完整的圈又相当宽时,最好能再有“锯齿状”或“星状”的外线,那绝对是一羽很杰出的育种鸽 。黄色、蓝色、绿色,紫罗兰眼志都有类似的型。本书所收集的50羽布列颠冠军鸽眼讯就是最好的证据,比我说得口沫横飞还来得有力量、有效果。

        下面所选的50羽冠军鸽眼志并不是专门为了解释这本书才特地去选的。它们之所以被拿来做例子是因为它们是自然的、意外的,而且是稀罕的。我希望,在各位看过本书,有幸遇到特殊杰出的眼志时,能够尽快地按下照相机的快门,而不是拿着本书的图片,一张张去对---能够这样,我将心满意足了。与这个主题有关的很多图片,来自(Gazette )的鸽棚,是我们的同仁访问鸽棚时所拍摄下来的冠军眼志。因此,大多数的复制品你们已看过,因为它们唾手可得。我相信,还有很多冠军鸽的眼志都异常特殊,很遗憾的是,我们没有办法得到它们的照片。我也相信,其他拥有冠军鸽的主人也不会因为他们的鸽子的照片没出现在这本书上就对它有所微辞或不屑一顾,因为我们受了时空的限制,无法做更多的旅行,无法花更多的时间去研究它们。

        对我的读者来说,很明显的一点是,他们可以用“认知公式”来评估信鸽的眼志,看看它们是赛鸽或种鸽或二者兼备,但是绝不会让他们发现一模一样的两个眼志,这本书的开头,我已经把眼志的型、组成、和复杂的情况有所指陈,并且我也试图建立一套可以分级的对比制度,

        本书读者可以信赖的一点就是“公式”本身的有效性。它是经过二三十年来不断的试验、研究、并从很多的作品中获取的结论。所以我想,我可以信心十足地宣称,还没有人在赛鸽方面做过如此巨大的工作,或者说,还没有人花费像我这么多的时间做实地的研究。我如果宣称,本人曾经访问过一千个以上的鸽棚,看过它们所有的成员,我还深怕做这样的调查实在还不够“进入情况”。这种例行的拜访,少不了要看看它们的眼志,一次要看上300〜400羽左右,这些鸽棚遍布了英国和整个欧洲大陆。到底有多少羽信鸽的眼睛从我的透镜下经过?我无可奉告。不过它一定是一个天文数字。

        我收到大量的来信,都是提及“紫罗兰”眼志的。我相信,本书是第一个提供“紫罗兰”眼志审视法的作品,但是当你审视它、企图去评估它时,请你务必十分仔细。

        注意,“紫罗兰”眼志有显性和隐性两种,我总试着把二者之间的不同说清楚。

        这并不是说,隐性的紫罗兰眼志看起来就比显性紫罗兰眼志来得浅、淡。只有你想在赛鸽上建立起紫罗兰显性系眼志时,你才用显性紫罗兰眼志。但是它实在是少得有如风毛麟角。

        眼志,就像虹彩的颜色,与性别无关,也不是用任何孟德尔遗传规律可行得通的。眼志,甚至比虹彩还不驯,是基因卒的逃兵。

        让我做个解释。如果你把两羽毫无关系的信鸽拿来交配,并且二者都具有极杰出的眼志,根本没有任何一条遗传定律可以保证它们的后代会拥有和它们一样杰出的眼志或比它们更优越。我们说“有其父必有其子”,几乎是放之四海皆准的道理,唯独对信鸽的遗传是竖白旗的。

        当然,如果你目前拥有的信鸽,它的祖先拥有好眼志,那它的后代也拥有好眼志的机率倒是很大。这比你用两羽“妾身不明”的信鸽来交配要有把握得多,但是,在眼志的遗传方面至今却尚未有任何标准可循。

        眼志是很重要的再生生理因素,要依健康状况的良好和优秀的种来决定。如果优秀品种的幼鸽没有适当的养育、或者没有得到它父母妥善的照顾,或者由于你管理得不妥善,就不可能有杰出的表现,即使它有好眼志也是枉然的。如果它没有好眼志,那对你来说,在比赛方面也是等于零。

        有“全眼志圈”信鸽(或者说有杰出眼志信鸽,并不是保证它将来是冠军鸽。千万不要欺骗自己去相信,有着本书所列的眼志的信鸽,在将来的赛鸽史上一定有它辉煌的一页。

        对我们来说,够幸运的一件事是,大多数的回报都视我们在管理技巧方面投下了多少心血来决定,而不是决定在它们是什么样的血统。我们不涉及眼志或其它特殊因素的话,对养鸽者如果在管理上有了缺失,他就没有机会成为潜伏的冠军鸽的主人,无法让他的信鸽做最好的表现。不良的喂食,不良的鸽棚、不良的训练,缺乏经验,就算它有最好的眼志,落在没有竞争力的人手中,也是回天乏术。我非得把这一点加重声明不可,因为有太多的养鸽者盲目地以为,只要他们认识了他们信鸽的“讯号”,比如说:超级的眼志,膝有肿块,尾巴有条纹,说什么也一定会赢得优胜,这根本一点都不可靠,就算是我们真的知道冠军鸽是什么样子,但我们也只是在半路上摸索而已。还有一半的路程还是要靠好的沟通和管理来实现。

        —个养鸽者有好的管理方法,但只拥有普通品种的信鸽,要比拥有名种鸽,管理却不上路的养鸽者有较大的胜算。这应用在眼志方面也有同样的结果。有养鸽者写信来向我抱怨“我丢了一羽有完整眼志圈的信鸽”。有些养鸽者是真的丢了一些东西,包括他们自己都丢了---因为他们的懈怠和无能,我认为知道目的而没有“良种鸽”的养鸽者要比有了“好种”却不知道要如何去养育的好得多。

        在这时,我认为有必要打个岔,因为有些东西是经验累积得来的,这些有关“眼志”的资料,对于聪明、心胸开阔而没有经验的养鸽者未尝不是有价值。

        第一:病秧秧的信鸽是不可能有好眼志。死信鸽那根本就更没有眼志可言---不用胡吹说它在生前有多么优秀的眼志。看眼志,什么样的健康情况都隐瞒不了的 ,因此,如果一羽信鸽没有良好的健康状况的话,对你研究眼志,根本是于事无补的。

        第二:眼志的活力会随着健康情况的良与否有所改变。因此,眼志可以做为健康状况的指针。

        第三:对养鸽者来说,要等待弱的眼志变强,或要企望在结构上根本不及格的眼志有所改善,那是于事无补的。最好的办法就是放弃这羽信鸽吧!

        第四:如果你用两羽都拥有弱眼志的信鸽加以交配,并且慎选它们的子孙用以交配,如代代皆如此的话,有一天很可能会出现令你满意的眼志的信鸽来。

        第五:如果信鸽的虹彩颜色是显性的橘红、黄色、或褐色的话,你不可能从它们身上创出“紫罗兰”家族(血缘)。“紫罗兰”眼志只发现在珍珠〔白色)或杂色虹彩。

        第六:如果一羽信鸽一只眼睛有很强的眼志,而另一只眼睛的眼志却很弱(这是很普遍的现象)的话,用它来当育种鸽是下策,它们在赛飞方面的表现也将会不尽理想的。

        第七:是没有任何一个生育公式可以保证你生产“紫罗兰”眼志的信鸽的,并且没有人,包括我,能告诉你如何永远地将它保存下来。

        第八:眼志没有办法提供准则告诉你信鸽的短程赛潜能和长程赛潜能。但眼志是长程赛的一项重要因素,这不是说,有强眼志的信鸽不适合参加5 0- 250哩的比赛,公平说来,我们只能说它适合长距离的赛程,换句话说,有弱眼志的信鸽在短程赛与中程赛中易得胜,但在长程赛中大致说来是较常失败的。

        我要继续说的是,上面的资料与下面我要提到的都根据我多年的经验。“眼志”这个主题,并不是花个五分钟的时间就可驾轻就熟的,如果你略具一点点这方面的知识,那反而有危险性。没有任何人只做业余研究就可以在这个范畴运用自如的,它需要不断的练习,不是一天、两天、或一个月、两个月的事,而是要花好几年的时间的。

        初学者要特别注意所谓的“眼志”专家。在我出版第一本“眼志”的书之前,根本从未听过“眼志专家”这个名词,现在他们却像草类一样地散开着,并且每个地方都有他们的据点。就我专业的知识范围来说,在英国本土只有少数的眞眼志专家,却有一大把自我任命的专家。对初学者,最好是仔细看我这本书,然后尽可能地研究信鸽的眼睛,这要持续很长的时间,然后才能建立他本身的鉴别能力,在这方面成为翘楚。

        但很遗憾地,我没有办法一一地审视从各地送来的成千上万的信鸽,但我不可能不接受每天如雪片的询问函件,我实在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来做这件事,我想每一位养鸽者也不希望我只把时间耗在这个上面,我主编一份期刊,几乎耗掉我全天的整整二十四小时的时间,但是,我想即使是花短时间的学生,只要他播了种,持之以恒,在将来也能将它应用到眼志的选择方面。

        不要被“宽线”搞迷糊了。读过本书之后,研究了照片,你如果还没有把握判断你的信鸽是否为“最佳条件”的信鸽时,那我可以告诉你,它几乎可以确定不是好条件的信鸽,因为本书所提到的“冠军相”是那么地明显,绝不会分不清楚的。

        到底要多久的时间,幼鸽的眼志才会达到最好的状态呢?很强、很强的眼志,原则在幼鸽出生后四周就可以从眼中看得出来的。如果你在你的幼鸽群中发现有这样一羽鸽子时,那就请你不间断地观察它、研究它的发展。另一方面,就我所知,大多数的信鸽在大一些时才会出现明显的眼志,甚至要到18个月大才能看得出来,然而,幼鸽在鸽眼转换期约10~13周之前,有眼志、或根本没有眼志,就不值得对它有任何的期望了。

        眼志最重要的是什么?它常常冲进我的脑海里,我认为,信鸽在育种方面,眼志是祖母的影子。这也就是说,它的祖母的特色会传给它的母亲的。

        在我访问的鸽棚中,所有的例子显示:祖父母的冠军相都仍然栩栩如生(这是极少的),但信鸽的母亲就拥有这独一无二的眼志。这就是值得我们去注意的了,请务必记住这一点。

        有经验的养鸽者当然能自己把握,不过,我是建议初学者不要去买那种不具有本书提到的50羽不列巅冠军鸽的第一级“眼志”的信鸽。

        你千万不要被一些鸽商说服,他们会对你说,“眼志”一点重要性也没有,或者说,他们的信鸽没有眼志也一样会飞得很好⋯⋯之类的妄语,你只要再想一下就会明白,怎么会有那么多有好眼志信鸽用来拍卖呢?因此,不要被系出名门、外观,或其他的因素所迷惑、眼志才是重要的考虑之点。所有的优胜鸽,并不见得都是最好的种鸽。

        好眼志发生在雄鸽的机率比发生在雌鸽的机率大。这是因为雌幼鸽比雄幼鸽易于感染疾病。它们比较不容易平顺地饲养,在训练过程中也较容易迷失。这意味着,拥有杰出眼志的母鸽其数目一定较少---当然,是跟雄鸽的数目相比较而言。

        选择交配对象时,母鸽的选择也一样重要,最好能够让母鸽的眼志优于雄鸽的眼志才用来加以交配。

        如果选择是意味着,你的育种潜能只限于几羽母鸽,剩下来的都只有普通眼志,那只能从选出来的几羽母鸽再做选择。这虽然意味着,你只会有一小群的幼鸽,但同样的,接下来的几年,你值得恭喜你自己。在比赛中,信鸽的数量实在是一点意义也没有,只不过一些数字表示,以及代表你花在它们身上的食物和金钱罢了 ,你还是养得少较为划算。供给无眼志或眼志不明显的信鸽好食料都是浪费的。

(文字部分完结,下期将继续刊登50羽布列颠冠军鸽眼志)



专栏作家发表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上一篇:春秋两季选手鸽 作育时间的浅见下一篇:烫画作品《成吉思汗》

信鸽小工具

App下载

官方微信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