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永康
《赛鸽天地》杂志责任编辑,该杂志创始人之一。曾任中国教育电视台《信鸽》栏目节目统筹,中国教育电视台《飞翔》栏目主编,内蒙古卫视《赛鸽天地》栏目执行制片人。热衷于赛鸽文化的传播。自幼养鸽,那时以观赏鸽为主,也有少量信鸽。1983年加入信鸽协会,曾担任一级裁判员。参加市、区、俱乐部的比赛,近年以打公棚赛为主。
详情>>

努力培育主血 打造家系雏型

        培育信鸽的方法大致有两种模式,即杂交和亲缘交配。两种模式都有成功的先例,正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选择何种模式,完全凭鸽友个人的喜好,因为用杂交的方法和用血缘交配的方法都能培育出赛绩卓著的赛鸽。但是,用亲缘交配的方法所培育出来的自家鸽舍的主血会使鸽主更有成就感,而且,用亲缘交配培育出来的本鸽舍主血,已十分接近家系的雏型,因为其出自亲缘交配,所以做种的价值更高,对于鸽舍育种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品系”二字,对于中国信鸽界而言是非常敏感的,这与国外的信鸽界截然不同。比如欧洲信鸽界和日本信鸽界,对于媒体或鸽友使用的“品系”二字,采取了宽容的态度,绝没有人去钻牛角尖:“他的鸽子符合词典中‘品系’二字的要义吗?”也许,国外鸽友早已搞明白了,信鸽界所说的“品系”,只是为了语言和文字表达的便利以及业内习惯性的表达方式,大可不必引经据典地去“较真儿”。

        为了避开无谓的争论,笔者在标题上使用了“家系”二字,相信是绝大多数鸽友能够接受的。

        我是主张通过亲缘交配的模式培育家系的。因为,养鸽生涯中的“成就感”是我所追求的,而且,通过亲缘交配(包括近亲交配和远亲交配)可以作出遗传基因相对纯化的种鸽,而用这种鸽子作为杂交亲本来使用,其后代是比较容易获得杂种优势的。纵观禽畜育种领域,作为二系杂交所使用的父系和母系亲本均为多代近亲产生的纯种个体。在三系杂交组合中,一方为纯种个体,另一方为两个纯种的杂交子一代。四系杂交组合中,父本和母本均为杂交子一代中的优秀个体,但祖父母、外祖父母,均为不同血系的纯种个体。

        信鸽养殖,多在一门一户,资金、场地、科技手段均有限,按照禽畜育种的模式,鸽友们力所不及。但尽量地借鉴现代育种理论,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搞一搞信鸽育种试验,也是充满乐趣的事情。有人说,“育种家一般都长寿”。为什么呢?我认为,育种家通过辛勤的劳作播下了希望的种子,于是,他们总是生活在美好的憧憬之中,前方充满希望。有追求才有梦想,有梦想才有动力。努力培育自家信鸽主血,努力打造家系雏型,既可以为中国信鸽的百花园中奉献一朵绚烂的花,又可以获得更多的乐趣。有益身心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专栏作家发表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上一篇:《咏柳》唐 贺知章下一篇:重提信鸽科研

信鸽小工具

App下载

官方微信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