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永康
《赛鸽天地》杂志责任编辑,该杂志创始人之一。曾任中国教育电视台《信鸽》栏目节目统筹,中国教育电视台《飞翔》栏目主编,内蒙古卫视《赛鸽天地》栏目执行制片人。热衷于赛鸽文化的传播。自幼养鸽,那时以观赏鸽为主,也有少量信鸽。1983年加入信鸽协会,曾担任一级裁判员。参加市、区、俱乐部的比赛,近年以打公棚赛为主。
详情>>

“易地”之后不易驯化,是优秀赛鸽的宝贵品质

        “易地”就是換了新的地方。对于优秀信鸽来说,离开它自幼熟悉并且记牢的棚舍和棚舍周边的环境,将它移至新的环境、新的棚舍,要想让它在这个新的环境开家并参加比赛是非常困难的,一有机会,它就要义无反顾地逃回原舍。这就是优秀信鸽在"易地“之后不容易驯化的特征。

        对于这种恋巢性强、死心眼儿的倔犟信鸽,鸽友们是普遍喜欢的。正因为这种"从一而终"的性格,使幼鸽游棚和竞翔迷失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不是所有的信鸽都具有这种品质。一些鸽子在移到新址之后是能够"开家“并且在新的棚舍正常的生活和参赛的。但真正优秀的信鸽,移至新址两三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只要恢复了它的自由,它就会毫不犹豫地逃回老巢。这就是不同的鸽子在"恋巢性“这个性状上的个体差异。毫无疑问,鸽友们喜欢后者。

        我今年春季有幸在棚中发现了一羽倔犟的信鸽,将其视为上品,移至种鸽棚,旨在希望它将这种“从一而终“的倔犟品质遗传下去。

        这是一羽麒麟花雌,黄眼。两年前被朋友借走,关死棚、繁育后代。2019年3月底它逃回来了,跟随家中的鸽群家飞了一周,在550公里竞赛集鸽的当天早晨进行了一次20公里的路训,顺利归巢。当天下午5点,把它送去集鸽,参加实际空距555公里的训放。(没让它参加比赛)

        它在开笼的当日未归巢。次曰清晨6时刚过,它就降落在跳笼上了。

        在异地关死棚两年,肌肉和心肺功能得不到锻练,逃回老巢仅一周即被送上555公里的征程并且顺利归巢,这种品质的鸽子是我所钟爱的。将其送入种鸽棚,进行一定程度的血缘交配,希望将这种倔犟的品质浓缩、固化并遗传下去。

专栏作家发表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上一篇:负氧离子与信鸽家飞质量下一篇:重提信鸽科研

信鸽小工具

App下载

官方微信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