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翔圣巨著:作出与竞翔(连载二十九)

        西川系  西川系的源鸽是来自中野军鸽队的两羽种鸽,它们的子代在西川鸽舍分别被套上红色和白色的塑料足环,因而被当时的鸽友称为“红足环”和“白足环”。这两路鸽子早年在水户~京都、盛冈~京都的比赛中就表现不俗,后来更是以其远程快速的独特性能称雄于京都鸽界。西川系最著名的鸽子是1937年7月夺得北海道岩内~京阪神1000公里比赛冠军的“492号”灰雄。“492号”的成绩是在开笼后第十四天归巢,按今天的标准衡量算不上什么惊人的记录,但那是全日本首次举行的公称距离1000公里的比赛,所以这个冠军在日本赛鸽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92号”是“白足环”的后代,其父鸽JU24K224号灰斑曾经在1925年仙台~京都600公里比赛中获得山城俱乐部冠军,其祖父、祖母也都是中距离比赛的获奖鸽。西川系的特点是速度快,但是比较神经质。另外,该系鸽比较晚熟,幼鸽在离巢很多天后还不会“打咕嘟”,只能发出“唧~唧”的叫声。

        在关西地区,最早从国外著名鸽舍引进种鸽的是大阪的科野和神户的大江。通过科野的中介,大阪的雪衣园也曾把比利时某鸽舍的拍卖鸽全部买下。科野还向著名养鸽家布利库博士发出过询价,但由于对方要价过高而未能成交。1935年,科野又从比利时的古尔涅鸽舍引进了二十多羽种鸽,我本人曾经饲养过这批鸽子的子代并放飞到600公里距离。遗憾的是,科野的进口鸽最终没有什么突出表现,现在只有今西系还保存了其部分血脉。

        回想起来,那时人们对国外鸽界的情况知之甚少,而且进口鸽子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转卖,所以不可能出高价引进国外名家的一流种鸽。神户的大江也从比利时、英国等鸽舍引进过奥斯曼鸽和巴卡的鸽子,还从温哥华的养鸽家那里引进过西翁鸽。他进口的曾经使神户的泷利吉鸽舍名噪一时,但是在二战之后也归于销声匿迹。在关东地区,在进口鸽基础上形成鸽系中最著名的是南部系,该系鸽以其坚韧不拔的归巢性能颇受广大鸽友的钟爱。由于我对该系鸽缺乏研究,在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

        二十年代末,松本兴曾经利用出国的机会带回不少鸽子,我本人见到过其中的几羽。不过这些鸽子的后代未能在远距离比赛中有所建树,便随着战争的来临而堙灭无闻了。松风锦龟系和田部系的源鸽都是从比利时进口的,但过我对其具体血统不太了解。另外,铃木房太郎曾经从美国著名的米勒鸽舍引进了四羽种鸽,它们的子代在我的鸽舍里没有飞出理想成绩,但在东京地区却风行一时,赢得了不少奖项。在二战以前引进的外国鸽系当中,除了来自海茨曼鸽舍的西翁系以外,几乎都未能作为一个系统流传至今。

        西翁系 最早进口西翁鸽的是军鸽调查委员会,但那时并未将其作为一个系统来认识并加以研究。1933年,关口龙雄先生、岩田孝七先生和我从美国的查尔斯·海茨曼鸽舍引进了七羽西翁鸽。第二年,经铃木房太郎的斡旋,远藤泰助、森谷义一、阿部龟吉等人又引进了十二羽西翁鸽。二战前活跃于日本鸽界的西翁系,就是在这十九羽鸽子的基础上繁衍而成的。随着后来不断进行的放飞验证,西翁鸽的性能逐渐得到了日本鸽友的认可,有越来越多的鸽舍开始研究并饲养西翁鸽。

        西翁鸽舍在战争结束后重建时,基础种鸽主要来自苏格兰的安德森鸽舍和法国的费诺耶鸽舍,因为这两个鸽舍饲养着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纯系西翁鸽群。安德森是保罗·西翁的挚友,很早以前就以饲养西翁鸽闻名于世。费诺耶鸽舍的西翁鸽则是西翁鸽舍在战争中疏散出来的鸽子。二战之后引进到日本的西翁鸽,就是经安德森及费诺耶之手传到美国查尔斯·海茨曼鸽舍及英国巴克鸽舍的鸽子,甚至还有直接来自法国罗贝尔·西翁(保罗·西翁之子)鸽舍的四羽名鸽,因此这些鸽子的血统更纯、鸽质更高,其后代在远距离比赛中飞出了一系列好成绩。岩田诚三鸽舍在1957年夺得800公里农林大臣奖冠军的J54-47766红斑雄,就是从海茨曼鸽舍引进的安德森西翁鸽的子代。

        西翁鸽能够在日本的竞翔环境中飞出良好的成绩,主要是由于其具备以下几大优点。首先,西翁鸽的速度快,参加任何距离的比赛都能快速归巢。有许多过去默默无闻的鸽舍,就是在引进西翁鸽之后迅速跻身于当地强豪的行列。其次,西翁鸽十分机敏聪惠,所以在远距离比赛中往往能够超越对手脱颖而出。另外,西翁鸽具有近乎完美的体型,因而在逆风条件下表现突出,而且经常在品评会上夺魁。西翁鸽的缺点是不耐坏天,当年的赛场上曾经出现过这样的景象,遇到晴好天气时赢家必定是西翁鸽,遇到恶劣天气时赢家则是南部鸽或今西鸽。

        以西翁系为主血的鸽舍必须克服这一缺点才能取得稳定的成绩,而最快捷的改良方法就是引进耐坏天的血系与之杂交。能否通过杂交使性能得到提高,是赛鸽的重要血统特征之一。从以往的实例看,世界上已经有许多养鸽家使用西翁系与其他鸽系杂交获得了成功。卡蒂斯用斯达莎系与西翁系杂交,繁育出了创造600英里世界记录的选手鸽,斯达莎鸽舍最著名的冠军鸽“巴拉丹号”也是与西翁系杂交的结晶。另外,都莱鸽舍连续两年夺得波城国家赛冠军的名鸽“波城号”,是使用布利库系与西翁系杂交育出的名鸽。除了欧洲大陆以外,在苏格兰赛场多次获得获国家赛冠军的“拉尼玛女王号”也含有西翁鸽的系统。

        斯达莎系  二战结束以后,关口龙雄从美国的罗巴鸽舍购进了十羽斯达莎鸽和八羽西翁鸽,这是当时被称为世界五大名系之一的斯达莎鸽首次被引进日本。后来,一些鸽友又通过其他渠道从世界各地引进了该系种鸽。这些斯达莎鸽在落户日本之后不久,便在新的赛场上将其卓越的远距离性能发挥得淋漓尽致。1957年,神奈川县的艉田正雄使用斯达莎系的孙代鸽创造了日本1000公里比赛的新记录,名古屋的岩田孝七也使用进口斯达莎系的子代及孙代鸽获得了当地1000比赛的第四名和第五名。

        除了出类拔萃的远距离性能之外,斯达莎系还具有早熟的特点,能够在鸽龄较小的时期飞出足以与其他鸽系的成鸽相媲美的成绩。该系鸽耐坏天的能力也很强,当恶劣天气使多数鸽舍全军覆没时,饲养斯达莎系的鸽舍仍能保持相当高的归巢率。另外,与其他进口鸽系相比,斯达莎系的体魄更为强健,可以适应粗放的饲养条件且不易生病。斯达莎系的缺点是在飞短、中距离时速度较慢,以至于一些大型鸽舍还同时饲养着西翁系或鲍斯汀系鸽,才能够应对不同距离赛事的需求。斯达莎鸽的另一个不足之处是胆小性躁,很难与饲养者亲和。

        此外,斯达莎鸽当中有相当一部分的龙骨较深,这样的鸽子当然飞不出好成绩,需要随时注意加以淘汰。斯达莎本人于1938年去世后,他的鸽子经拍卖而散落到世界各地。现在比利时已经很少有人饲养该系鸽,只有英国和美国的部分鸽舍还拥有血统纯正的斯达莎鸽。目前依然活跃在美国赛场的斯达莎系,主要来源于卡蒂斯早年从斯达莎鸽舍引进的A、B、C、D四路种鸽,其中最著名的鸽子是“4121号”。另外,海茨曼从古巴养鸽家费尔南德鸽舍引进的斯达莎鸽也有着不俗的赛绩。

专栏作家发表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上一篇:日本翔圣巨著:作出与竞翔(连载三十)下一篇:黑田鸽舍的一年

信鸽小工具

App下载

官方微信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