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翔圣巨著:作出与竞翔(连载三十)

        华普利系  在二战之后进口的欧美名系当中,影响最广的是由小野宏及大内、大仓、山崎等人首次引入日本的华普利系。该系鸽是烈日型赛鸽的代表,不仅体态优美,而且具有出色的飞翔能力,因而深受众多鸽友的喜爱。华普利系最重要的基础种鸽来自韩森(安塞努)系,但并非纯粹的安塞努系。华普利的育种方法与大多数比利时养鸽家同样,在把安塞努系作为主血的同时从未停止过引进其他异血。所以,华普利系在充分继承韩森系特征的同时,完全适合与伟奇系等安特卫普型赛鸽杂交,种鸽配对的选择范围非常广。当年首批进口的华普利鸽抵达小野宏鸽舍时,我们周围的鸽友都立即前去观赏。记得成鸽当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波尼号”及其配偶,它们体型矫健而紧凑,有着优美的曲线,外表上给人的感觉就是擅于飞翔的品种。后来其他人引进的第二批华普利鸽也是如此,给我留下的印象是与二战前进入日本的古尔涅系有很多相似之处:体型中等偏小、颈部短粗、腰部结实紧凑。

        每一枚主翼羽的幅度都很宽,羽毛丰富。所有鸽子的嘴喙都比较短,具有典型烈日赛鸽的特征。小野鸽舍进口的第一批鸽子中还有两羽韩森系种鸽,它们的羽色为韩森系特有的黑斑,体型中等偏大,似乎含有布鲁塞尔鸽血统,与我的想象相去甚远。另外,这批鸽子当中被视为快速鸽的灰鸽大多体型较长,羽翼与其他鸽子相比显得比较粗糙。从华普利鸽舍发来的同一批鸽子居然存在这么大的差异,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实在是令人不可思议,但在那个大多数品系鸽都尚未定型的时代是可以理解的。而且,同一个鸽舍里拥有这么多不同类型的鸽子,可以防止近交育种过程中因血统太近而无法持续的问题,也便于利用其不同特点实现性能互补。

        华普利鸽的第一个特点是外表非常漂亮,比利时国内的鸽友对此也是褒贬不一。不过华普利鸽舍在比利时鸽界的赛绩的确是第一流的,事实证明这一系有着理想体型的赛鸽同时也具备与其外在美相称的内在能力。说到竞翔能力,必须承认纯系华普利鸽在日本的表现并不尽人意,虽然它们在中、短距离飞出过一些好成绩,但在远距离比赛中只有一次800公里获奖的纪录。我觉得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可能是华普利鸽的抗病性比较差,这与我在二战前饲养西翁鸽的情形大致相似,问题的根源在于近亲交配的弊害的反复积累。大家都知道,在一代又一代近亲繁殖的过程中,赛鸽体质的孱弱化是很难避免的。

        尽管如此,当我们用华普利鸽与其他血统的鸽子杂交时,结果就大不相同,往往能取得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绩。我饲养过一羽52-521号灰雌,1956年在800公里比赛中夺得近畿竞翔部联合会冠军。这只鸽子是用小野鸽舍的“波尼号”之子配西翁系雌鸽育出的,既有西翁鸽的速度,又有华普利鸽的耐力,而且体质也大大强于鸽舍里的其他鸽子。大阪的细川英次郎用华普利系配势山系繁育选手鸽,也飞出了一系列令人满意的好成绩。日本鸽友用华普利系与宇都木系、斯达莎系、凡布利安那系、布利克斯系杂交,效果都相当理想。华普利鸽的发育速度比较慢,属于晚熟鸽系,但是通过其他血统的鸽子进行杂交,这个问题很容易解决。从日本在秋季举行的400公里、500公里幼鸽赛的成绩统计看,华普利系幼鸽完全可以胜任此类赛事的要求。在竞翔性能方面,华普利鸽最大优点是继承了韩森鸽耐恶劣天气的优秀品质。小野宏鸽舍的选手鸽之所以能在大阪国际公棚赛上获奖,在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华普利鸽耐坏天气的特性。

        由于日本的气候和地形都十分复杂,在挑战1000公里以上的远距离比赛时,鸽子的这种能力往往能起到决定性作用。由于日照时间以及选手鸽繁殖管理等方面的原因,据说华普利本人主要使用八、九月份孵化的晚生鸽参加比赛。建议日本鸽友不要对此盲目模仿,应当当仔细分析一下自己鸽舍的种鸽血统、地理位置、管理方法等方面的特点,采用适合当地竞翔条件的方式来使用进口鸽系。

        朱尔·杨森系  朱尔·杨森(Jules Janssen)是一位很早就为日本鸽友所熟悉的养鸽家,他培育的鸽系在成名的年代上比斯达莎系和西翁系还要早,不过进入日本的时间要晚一些。朱尔·杨森是比利时鸽界的元老之一,曾经长年担任比利时国家赛鸽协会的会长,同时在长距离国家赛上也是声名卓著的连胜鸽舍。由于杨森和伟奇是非常要好的朋友,所以他的鸽舍里饲养着大批血统纯正的伟奇鸽。与赛鸽界的许多传奇故事一样,朱尔·杨森系的基础种几乎都来自一个“黄金配对”,即一只1886年出生的伟奇系雄鸽配一只凡辛根系雌鸽。这个配对给华普利鸽舍生出了1890年波尔多国家赛冠军等许多优秀的鸽子,也包括后来斯达莎系的源鸽。

        杨森鸽舍最著名的鸽子是1924-232630号黑斑鸽“蓬诺亚”,它曾连续多年称霸于多尔丹、波尔多等重要赛事,其子代也获得过达克斯冠军、巴塞罗那第四名等优异成绩。在朱尔·杨森的晚年时期,他鸽舍里的鸽子几乎都含有“蓬诺亚”的血脉。杨森鸽舍使用的主血固然是伟奇系,但也引进过比利时其他著名鸽舍的各种鸽子,例如贝克曼的绛鸽以及古儿塔、斯达莎、西翁、布利克斯、阿贝尼斯等鸽舍的鸽子。不过在若干年之后,包括西翁在内的高手们又开始往自己的鸽舍里引进杨森的鸽子。到了1950年前后,可以说比利时和法国北部百分之七十的知名鸽舍都引进过杨森系鸽。这不仅是因为人们看中杨森鸽的性能,也是由于朱尔·杨森是一位典型的鸽界绅士,经常把自己的爱鸽无偿赠送给真正喜爱鸽子的朋友,或是把拍卖奖鸽的收入捐献给慈善事业。

        谈到典型的安特卫普鸽,人们马上会联想到伟奇系和杨森系,因为它们对于为数众多的大体型远程快速鸽爱好者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了。但有趣的是,杨森本人曾一再表示不喜欢体型大、龙骨深的鸽子,尽管在其鸽系当中此类鸽子十分多见。最早把朱尔·杨森系引入日本的是京都鸽友本田、志村和大阪的西村等人,我自己也饲养着来自英国的汤姆·巴卡(T.Backer)鸽舍的杨森鸽。安特卫普型赛鸽的特点是在各种距离的比赛中都能飞出较快速度,但伟奇系及杨森系的耐坏天能力却大大逊色于烈日型赛鸽,含有伟奇系血统的西翁鸽也是如此。

        英国的著名养鸽家罗根说过,“鉴于英国恶劣的竞翔条件,从比利时买进种鸽是非常愚蠢的,即使买也要挑选那些经过艰难赛事考验的鸽子”。我也是考虑到日本的地理、天气等情况才从英国引进种鸽的,而巴卡鸽舍的杨森鸽正适合与作为我鸽舍主力血统的西翁鸽交配。巴卡在英国一直担任着品评会的评委,饲养的鸽子自然十分漂亮。作为动物改良及赛鸽育种方面的专家,他饲养的杨森鸽都掺有四分之一左右的布利克斯系血统,弥补了纯系杨森鸽不擅在恶劣条件下飞行的缺陷。

        总之,我们在继承和使用有着悠久历史的鸽系时,完全不必拘泥于血统书或“纯系”的概念,应当注重赛鸽本身的性能,其次才是血统特征、体型、体质等。根据我个人的经验,西翁系的确是世界上最优秀的鸽系之一,但要使其后代适应日本复杂的竞翔条件,还必须与其他优秀异血杂交来进一步加以改良。同时引进布鲁塞尔型和安特卫普型赛鸽与之杂交,是我目前进行的一个新的尝试。


专栏作家发表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上一篇:日本翔圣巨著:作出与竞翔(连载三十一)下一篇:黑田鸽舍的一年

信鸽小工具

App下载

官方微信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