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翔圣巨著:作出与竞翔(连载三十三)

        在罗根鸽舍培育的众多名鸽当中,最有代表性的是“1826号”红斑雌。1921年的圣塞瓦斯蒂安国家大赛上,“1826号”飞越639英里的距离获得公开赛第八名。1922年的同一赛事上,“1826号”又一举夺得冠军并获得“国王杯”,并在拍卖会上创下了225英镑的最高成交纪录,成为鸽界轰动一时的新闻。追溯“1826号”的身世,我们发现罗根在培育赛鸽时采用的独特方法很值得借鉴。

      “1826号”的母鸽“1728号”和父鸽“1315号”是同父异母的姐弟,它们是罗根用名鸽“103号”(圣塞瓦斯蒂安639英里获奖一次、米兰达625英里获奖两次)之子“963号”分别与布克莱鸽舍的“676号”和莫里斯鸽舍的“8260号”(莱努485英里冠军)配对所生。值得注意的是,“676号”的血统构成是古尔塔系X托福特系,与罗根鸽舍的主血关系较远;而“8260号”则是来自斯马尔系,与“963号”没有任何血缘关系。

        在英国鸽界,J·W·谢林格是靠饲养罗根系鸽而成名的鸽舍之一,他的鸽子不仅具有罗跟鸽超凡的性能,而且由于掺入了波纳米系血统,在外观上也比原本其貌不扬的罗根鸽更加漂亮。另外,年年在国家赛上名列前茅的诺曼·J·萨斯维尔和W·斯蒂尔鸽舍,也是凭借来自罗根系的种鸽获得成功。在美国鸽界,以罗根系为主血的约翰·路易斯·奥佩尔鸽舍,在300~700英里的赛事中获奖无数,他的鸽子被引进到日本名古屋的岩田鸽舍之后,又接连在远距离比赛中获胜,是引进外血立竿见影的成功佳话。

        艾扎克森系   最早把艾扎克森系鸽引进到日本的是岩田孝七先生。岩田从伦敦的C·H·凯拉维鸽舍购买的十六羽种运抵名古屋之后,我也立即赶去鉴赏,当时在体型上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那一对艾扎克森鸽。我早在二战以前就知道养鸽家艾扎克森,对他鸽舍里大名鼎鼎的基础种鸽“拉维克·惊奇号”憧憬不已。从1929年到1933年,这只鸽子连续五年在拉维克——伦敦600英里(约1000公里)的比赛中获奖,其中包括冠军三次、第7名两次,最差一次是获得第11名。在它夺得S·E·S 冠军的那次比赛中,110羽参赛鸽里仅有两只鸽子当日归巢,而它们都来自艾扎克森鸽舍,这样的成绩怎能不让人拍案称奇。查阅艾扎克森鸽舍的获奖鸽一览表,我们可以看到“明丹·摩纳奇号”、“费罗埃·奥林匹克·塔因号”、“费罗埃·布莱德号”等一系列出类拔萃的鸽子,它们都曾经连续在远距离赛事中夺得冠军或赢得高名次获项,拥有与“拉维克·惊奇号”难分伯仲的骄人赛绩。

      “费罗埃·奥林匹克·塔因号”和“费罗埃·布莱德号”的成名之战是从冰岛附近的费罗群岛放飞的,距离约为1200公里公里。艾扎克森去世以后,同在一个赛鸽俱乐部的C·H·凯拉维继承了他的鸽子,使这一宝贵的赛鸽血统得以延续并发扬光大。在1952年举行的萨索——伦敦500英里的比赛中,来自凯拉维鸽舍的“新月女士号”夺得3550羽中的冠军,向世人再一次证明了艾扎克森系鸽的非凡实力。

        我们之所以格外重视艾扎克森系,是因为它繁育出了擅飞700英里超远距离的鸽群。凯拉维鸽舍的许多赛绩是在艰难条件下取得的,其中包括恶劣天气中的伯马冠军。耐坏天是艾扎克森系最大的魅力之一,而且该系鸽的身体结构和翅膀都十分适合远距离飞行。流传到日本的艾扎克森系种鸽全都来自凯拉维鸽舍,其中也包含“新月女士号”等著名种鸽的血统。

        然而到目前为止,艾扎克森系鸽在日本还没有令人瞩目的表现,这可能是该系鸽比较晚熟、而饲养者大多急于将其投入比赛的缘故。大体型的鸽子通常成熟较晚,艾扎克森鸽的体型属于中等偏大,需要到三岁龄才能完全成熟。对于多数日本鸽友,由于没有足够的耐心及鸽舍空间饲养那些前途未卜鸽子,只能尽量选择该系鸽当中相对早熟的个体来做种。根据我本人饲养艾扎克森鸽的经验,用该系鸽与斯达莎鸽、杨森鸽、华普利鸽和布罗查鸽杂交,繁育出的后代都能飞出相当不错的成绩。

        凡布利安那系  安德烈·凡布利安那鸽舍里有两羽世界闻名的鸽子,那就是“公牛号”和“泰山号”。“公牛号”Belg47-3355559 灰斑雄的主要翔历是:在1949年参加的三个国家赛上分别获得亚军、亚军和103名的成绩,1950年获得了63名及19名,1951年获得了4122羽中34名、2661羽中亚军、4524羽中19名、波城国家赛1222羽中当日伯马冠军。

      “泰山号”Bleg48-3000753 灰斑雄的主要翔历是:1952年获得圣塞瓦斯蒂安国际赛14名,1953年获得同一赛事2583羽中当日伯马冠军,1954年同一赛事2941羽中41名。由于日本的特殊地理环境和竞翔条件,鸽友们在引进种鸽时格外重视鸽子耐受恶劣天气的性能,所以凡布利安那系鸽在日本颇受欢迎。1957年,时任日本赛鸽协会会长的关口龙雄先生去比利时访问时,就曾特意前往凡布利安那鸽舍为鸽协引进种鸽,从众多名鸽当中选定了“迪肯号”及其配对雌鸽“都尔号”。 

      “迪肯号”Belg50-3464669灰斑雄鸽的翔历是:1951年170公里527羽中14名、207公里800羽中8名、270公里589羽中27名、400公里854羽中83名、400公里537羽中6名、207公里480羽中15名,1952年270公里800羽中54名、340公里1206羽中7名、620公里488羽中15名、620公里3329羽中57名、640公里1425羽中111名、870公里1763羽中170名,1953年340公里764羽中12名、620公里891羽中11名、620公里830羽中26名、620公里300羽中9名、719公里1900羽中43名、620公里1600羽中157名,1954年270公里900羽中25名、797公里960羽中159名、1051公里1976羽中253名、620公里782羽中16名。

      “都尔号”Bldg54-3054101灰斑雌鸽的翔历是:1955年270公里704羽中5名、620公里456羽中24名、620公里3562羽中703名、500公里2800羽中483名,1956年270公里405羽中亚军、340公里525羽中9名、620公里412羽中60名、590公里311羽中19名、340公里600羽中42名、620公里588羽中70名、620公里380羽中22名。

        我之所以不厌其详地摘录这些参赛记录,是希望鸽友们能够从中领悟饲养者的应赛方式以及挑选种鸽时的着眼点。这两只鸽子都曾经连年在不同距离的赛事中赢得得各种奖项,说明它们的身体状况极佳而且性能发挥稳定。例如“都尔号”在参加500公里距离的比赛时,无论遇到怎样的天气都能飞出1750米左右的分速。凡布利安那鸽给我的印象是整体上充满力量感,尤其是双翼十分强劲有力。虽然它们的主翼羽和副翼羽的丰满程度与布利库鸽和艾扎克森鸽相比要稍逊一筹,但隆起的肩部肌肉足以弥补这个不足。

        追溯凡布利安那系的血统,可以找到古尔涅系的血脉,而构成古尔涅系的主血则是安塞努系。我想,这正是凡布利安那系杰出的耐坏天能力的源头。有经验的鸽友都知道,当赛事在晴好天气中展开时,获奖名次的先后往往取决于鸽舍所处的位置以及选手鸽入舍的速度,只有当遇到恶劣天气的时候,才真正是选手鸽本身实力的角逐。在大型国家赛及国际赛上夺得伯马冠军,是无数养鸽人的毕生梦想,要实现这个梦想,就必须引进经过艰难赛事千锤百炼、成绩卓著的优秀种鸽。

 

专栏作家发表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上一篇:日本翔圣巨著:作出与竞翔(连载三十四)下一篇:黑田鸽舍的一年

信鸽小工具

App下载

官方微信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