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代验证的重要性
应当特别强调的是,对种鸽的价值进行判断时固然要看其是否出自优秀的血统,但是在此基础之上,更应当重视后代验证的结果,也就是看其后代中能否出现较多的新一代赛绩鸽。经过反复的后代验证仍不能得到理想结果时,种鸽的血统再好也必须坚决淘汰。假如为名门血统所惑不能作出冷静的判断,长期倚重性能平庸的种鸽进行繁殖,必然导致鸽舍成绩一落千丈的结果而追悔莫及。在后代验证中还应当考虑到近亲交配的因素,因为受到鸽舍容量的局限,我们通常只能放飞为数不多的小鸽来进行验证,所以当小鸽表现参差不齐时也可以打些折扣。如果能以恰当的方法对我们的鸽群尤其是种鸽阵容作出正确的判断,你会遗憾地发现真正有价值的鸽子寥若凤毛麟角。然而不经过严格筛选和冷静的判断,曾经一度辉煌的鸽舍可能迅速走向没落。
有些鸽友会说,当我们费尽周折反复验证了一羽种鸽时,即使结果证明其很有价值,到那时它也已老得无法用于繁殖了。事实的确如此,有许多优秀种鸽是在错过繁育适龄之后才得到认知,因此后代验证必须及早进行。我的做法是在当年的幼鸽赛中发现好苗子时,第二年春天就从中挑选更方面都比较突出的,让它们相互交配或其他两、三岁鸽交配,保留它们生出的第一窝子代。这样做的目的是让有潜力的一岁鸽加快后代验证的周期,同时由于其体力尚未受到远距离比赛的消耗,更容易繁殖出令人满意的小鸽。另外,查阅成功鸽舍的繁育记录经常可以发现,有许多冠军鸽是年龄在一岁左右的父母所生。能让所有一岁鸽都进行尝试性繁殖当然最为理想,但每个鸽舍可以容纳的羽数都是有限的,所以必须提前制定出周密的计划来进行繁殖。
如果一只种鸽生出的后代在每年的幼鸽赛中都表现不俗,就可以在春季的繁育计划中对其委以重任。当然,对这些通过严格验证而赋予信赖的种鸽,还应当在血统比较的基础上仔细选配,尽可能避免连续近亲交配的情况。关于近亲交配的程度,我认为亲子交配、异父母平辈之间的交配不宜连续进行,采用一次之后就应当改用异血交配。为了使繁育的每一代赛鸽都具有持相对稳定的性能,最好不要采用极度近亲交配的方法。
对种鸽进行选拔判定时,最后一个要点是你对本鸽舍目前的成绩是否满意。当然,恐怕没有几位鸽友满足于现有的成绩,大家都希望自己鸽群的性能得到进一步完善,因而希望拥有性能更为理想的种鸽。这样一来,问题又回到了我们分析研究的出发点,需要对鸽舍的繁育目标再次反思,重新考虑为了实现目标需要从哪些鸽舍引进什么样的种鸽。我曾经多次强调,要从无到有建立自己强大的鸽队,比买彩票中大奖还难。从这个意义上说,异血引进在赛鸽繁育中是一个关乎成败的基本问题。
引进异血的必要性
引进异血是每个养鸽人必须经常考虑的问题,这对于成功鸽舍也不例外。其原因在于:
①很少有人对现有种鸽的性能完全满意,全面分析本舍的鸽系总会发现某些不足。为了弥补这些不足、使鸽系的性能进一步完善,就必须引进能够借以取长补短的种鸽。
②即使对现有种鸽各方面的性能十分满意,认为自己的鸽系天下无敌,在持续进行闭锁型近交之后,也会由于长年不掺入异血而出现鸽群退化的情况,有时鸽子从三、四百公里距离都难以归巢。随着赛鸽的性能不断得到改良,假如理想的遗传基因能够被逐渐固定下来,几十年后是否会培育出长期近交而不退化的血统我们不得而知,但是目前肯定还没有这样的鸽子。事实上,几乎所有世界一流鸽舍都是靠引进异血取得成功的,追溯著名鸽舍中名鸽的血统,往往不出三代就会发现来自其他血统的优秀种鸽。
异血种鸽的选择是否得当会给竞翔成绩带来巨大影响,甚至能决定一个鸽舍未来的命运。我们知道,著名养鸽家保罗·西翁每年冬天都要到比利时遍访强豪鸽舍,把当年比赛中成绩名列前茅的鸽子引进到自己麾下。正是在不可胜数的优秀异血的基础之上,才成就了日后驰名天下的西翁鸽。我认识一位美国宾夕法尼亚的养鸽家,他非常重视世界各地每年举行的各种远距离赛事,甚至对每只获奖鸽的性能、血统都进行过深入的研究,这是很值得我们借鉴的。
在明确了本鸽舍的繁育目标之后,你必须了解自己的鸽群缺少哪些优秀基因,知道应该从哪个鸽舍引进哪一路种鸽的血脉。要养成随时收集各地国家赛、国际赛等大赛信息的习惯,在头脑中形成能够为我所用的名鸽清单,以便在需要引进异血时胸有成竹。另外,收集信息时不要只是着眼于冠军鸽,因为仅凭分秒之差并不能断言一只赛鸽的优劣。应当通过对赛线、赛距、风向、鸽舍位置等因素的全面分析,最终把对象锁定于多次飞出优异成绩的鸽子。由于日本多阴多雨的气候与大陆型地区存在很大差异,所以日本鸽友更应当关注那些能耐受恶劣天气的血统。
如何引进异血鸽
英国著名养鸽家J·W·罗根从比利时引进过许多赛绩超凡的鸽子,根据多年使用比利时鸽后代参加比赛的经验,他认为只有具备耐坏天性能的血统才有可能在英国飞出成绩。鉴于英国独特的气候条件,罗根对鸽友的忠告是“必须引进在恶劣天气中飞出成绩的鸽子及其子代”。这一宝贵经验对日本鸽友也同样重要,在我们的引种实践中应当时刻牢记。
引种中需要注意的另一个问题是,优秀赛绩鸽的卓越性能必须得到遗传表现的印证。我们需要引进的赛绩鸽,应当是来自绵延数代冠军辈出的优良血统的,而不是偶然出现的优良个体,否则它能否将其性能遗传给后代就值得怀疑。同样,一只鸽子飞出好成绩不足为奇,难得的是兄弟姐妹乃至一族鸽子都有上佳表现。只有能够将优越性能可靠地遗传给后代的鸽群,才可能涌现出更多优秀的个体,才能使一个鸽舍在远距离比赛中持续赢得骄人的赛绩。
我们在引进异血种鸽时必须格外慎重,要注意收集各种赛事的相关信息,熟悉当代一流鸽舍中各路血系的特点,在若干年甚至十几年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作出判断。除此以外,还必须了解你选定的异血在其他鸽舍的表现。如果有人引进该血统后获得了成功,说明其以往的赛绩是基于过硬的血统而不是原鸽舍与众不同的管理技巧,也说明该血统的优越性能具有很强的遗传性。
出于供鸽友在引种育鸽中作为参考的目的,我在前文中介绍了不少自己饲养过的著名鸽系及其特点,实际上它们当中的大部分早已成为过去的历史。我们在引进异血时还要注意排除商业性广告宣的干扰,因为“所谓‘纯系’只是一个传说”。在许多世界知名养鸽家过世几十年以后,有些鸽商还打着某某“纯系”的招牌叫卖其鸽,这对于已故名家或许是莫大的荣誉,但对于志在竞翔的鸽友却没有多大实际意义。因此,我们在引种时绝不能以“名”取鸽,只能重用那些以赛绩为基础严格挑选的种鸽。即使某些鸽舍保持了名鸽名系的纯正血统,但如果历经数代都不参赛而仅仅是“繁殖”,那么其作种价值几何是不言而喻的。
专栏作家发表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