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鸽的鉴赏与选育访谈(四)

        我们将分五部分介绍几位权威育种专家,在育种和血统引进问题上的看法。

        大学足球队往往是优秀的新成员拥有最傲人的训练成绩,这并非偶然。同样,你有越多的育种选择,你就离成功越近。鸽界的精英们,无不是优秀的选种家,出色的实践家。

        在赛鸽的竞翔中,你不一定要选拔出色选手,而是选拔种鸽,他们能作育出能帮你打拼天下的优秀选手鸽。但你的种鸽队伍你是怎么组建的呢?我们就此采访了几位经验学识丰富的育种家。在这五部分连载中, 我们将从不同方面阐述他们关于选种的技巧,是否他们认为其中某项很重要?有多重要?

        我们的采访对象:(按字母顺序)

        爱莱克斯·贝奇:经常在海湾地区城市联赛(Bay Cities Combine)竞翔并成绩斐然,他是本文摘的撰稿人,自己进行过育种试验,曾作为全美的鸽评人。还阶段性的参观和参加运作欧洲的一些赛事。

        瑞克·马蒂斯,美国最知名的信鸽狂热者之一,大陆育种局的所有者,在美国频繁演讲。经常在达拉斯,偶克拉河马城和比利时竞翔。每年,他都会去一次荷兰和比利时,去引进冠军鸽、优秀鸽。

        托尼·麦璐奇:先前,他来自罗德岛洲,在那里他以远距离成绩著称,特别是新英格兰野外赛。他名誉全球,有时很多欧洲信鸽狂热者们准备引进新血统时,都愿意向他咨询

        比尔·理查德森:1973年,他十一岁的时候就在南加利福尼亚州,康射斯山开始了他的比赛生涯。小小年纪已经赢得了许多联赛的奖杯。青年时期赛绩也很不错,到1993年,甚至赢得了全美大奖和AU总统杯。他喜欢旅游交际甚广,甚至经常去海外鉴鸽。当然,他也是本杂志的支持者。

        弗莱地·瑞维拉:Florida来自加利福尼亚州的洛杉矶,很有真知灼见的鉴鸽师、演讲师,他不仅来往于近50个州鉴鸽,还收到过墨西哥与加拿大的邀请。

        麦克·史密斯:东部联赛的实力选手,在全美乃至中国都有丰富的鉴鸽经验。

      【各类其它情况】

        问:您在考虑把一羽不错的鸽子留种或淘汰出种鸽队伍时,考虑不考虑它之前的健康状况?

        爱莱克斯·贝奇:育种鸽的健康是至关重要的。哪怕它仅仅换羽时不太顺利,该年我都不会叫它作育。

        瑞克·马蒂斯:如果鸽子只是微恙,又安全康复过来,我不会介意的。但它若在正常的哺育季节不能保持健康,它就该下课了。若它哺育不出健康又优秀的小鸽子,它也该下课了。若一羽鸽子出的幼鸽体型过小,可以考虑是不是基因问题,然后换一个配偶,若依旧这样,这只鸽子也该淘汰了。

        托尼·麦璐奇:慢性病是淘汰很多鸽子的一个原因,但若鸽子只有一点小病,我会尽力医治而不是考虑淘汰的问题。

        比尔·理查德森:健康状况我是放在鉴鸽过程中考虑的。若一只鸽子病还没好,或者明显看出它过去曾患重病,那它就要被过滤掉。好鸽子不生病(至少不容易生病),除非鸽友为了自己棚里素质一般的鸽子健康而过分消毒、用药。值得一说的是,好鸽子抵抗疾病的能力更强,但是万一它生病了,可能比一般鸽子更难恢复。一旦生病,它的免疫系统完全瘫痪,和别的鸽子没什么两样。那些成就了这些好鸽子的各方面身形特点,依然可见,但没有了健康的支持,这些也就毫无意义了。

        弗莱地·瑞维拉:我相信许多疾病都可以彻底治愈的。

        问:一旦鸽子选为种鸽,它们继续留在种鸽棚的条件是什么?

        爱莱克斯·贝奇:若它们两年内没作育出任何赛绩鸽,它们可能会被调离作育岗位。

        瑞克·马蒂斯:它至少要作育出一个好鸽胚子,让我觉得能拿它比赛、竞争。一对黄金种鸽的后代自然会是自家队伍里佼佼者,而那些年末飞丢了的幼鸽们,它们的父母就要考虑次年调换配偶了。若调换后仍不尽人意,只有淘汰掉。一般一对三岁种鸽,应该能作出两三羽优质鸽——有能力赢得复合比赛的鸽子。 

        托尼·麦璐奇:我是要它们的成绩,但我会有充分的耐心等待。我有一批种鸽,它们系一对黄金种鸽的后代。某年,其中一羽雄鸽作育成绩不错,其它则平平。而第二年他的兄弟姐妹异军突起,而换做是它表现不佳。其实许多种鸽都有这种情况。但依一般人来看,一对种鸽只有第一次作育便取得不同凡响的成绩,才在育种的淘汰中得以幸免。若你坚持相信一对鸽子是有潜力的,可能不出所料,它们真的以作育出的赛绩证明它们的优秀,而以前的作育只是失误罢了。我种鸽的“试用期”一般是两三年。若它还是没能做出什么成绩,或许真的该淘汰掉了,因为我已经给了它足够的机会证明自己的实力。经过两三个赛季,换过两三个伴侣,再无法达到你作育要求的种鸽,你就不用在它身上浪费时间了,每年你至少要拿出他作育的四只鸽子来检验他的成绩。

        比尔·理查德森:大多数情况下,我希望鸽子的赛绩表现越快越好。在选出的种鸽作育的第一年,我会给它搭配不同伴侣。如果两组(或以上)配对都很成功,说明该鸽子具有与棚里其它鸽的和谐性。如果不论哪种配对都不合适,我就要看看,是不是它真的值得留种。因为第一年成绩不好,却坚持留到第二年的情况不是没有的。有些鸽子就是这么幸运,但第二年他们也许作出好鸽子,只能再给一次机会了。

        弗莱地·瑞维拉:它必须能作育出优秀赛绩鸽,或者,作育出有资格加入雌选手鸽队伍中的年轻雌(编者注:弗莱地只飞雌鸽)。如果两年作育不出良好的赛绩鸽,它就面临扫地出门了。

        麦克·史密斯:首先,如果一只年轻的鸽子能给你带来美好的愿景,它自身表现应该符合你的标准。其次,近亲回血测试也很重要。因为引进鸽子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它的基因组,它是否有隐性不良基因。在我的实践中把家族血统作为第一标准,绝对不能因为在外引进,而又引入多年来辛苦淘汰掉的劣势基因。最后一点,就是考察这羽鸽是否在保持家族血统的同时带进了新的、好的基因。

        问:选好种鸽后,您为它们选择配偶的标准是什么?

        爱莱克斯·贝奇:正确配对是非常重要的。一对鸽子不一定要在同一方面同时做到完美。比如,若其中一只喉咙还算可以,另一只喉咙就要相当出众来弥补。换做是眼睛或其它部位,也是一样的。

        瑞克·马蒂斯:我喜欢把截然不同的鸽子选作配偶,而不是看起来长得差不多的。体型上小配大我就很喜欢——不是小配中。不过中配中有时我并不介意。我用苹果型鸽配长体型鸽,用极具雄性气概的雄鸽配雌性特征明显的雌鸽,用雨点鸽配灰鸽,用詹森一个分支血统鸽配另一分支血统鸽,对于眼睛,我也喜欢配对差异很大的的眼色。我会引进与自己棚内血统毫不相干的鸽子作育,因为这样容易育出优秀的选手鸽。即便是近亲培育纯血鸽,你也要尽量搭配差异较大的鸽子,这样才会给鸽舍创造出更大的活力。

        托尼·麦璐奇:举个例子,如果一羽雌鸽体型较小,就搭配大一些的雄鸽以达到你认为的平衡点。大体型与大体型的搭配我是绝对不接受的。

        比尔·理查德森:多年来,我培育了混血,旁系混血与纯血鸽,每个品种都成功了。但它们三类的选育标准不尽相同。我培育混血鸽的时候,我只是依据它们的体貌特征和我对它们的感觉。当旁系混血时,我更关注它们的世系群,当然在世系群范围内还要进行体貌的鉴定。现在,经过多年近亲培育,我的鸽子越来越相似,许多优势基因也基本固定在这一群体里。于是我对世系的兴趣较之以往更加浓厚,在做完体型方面的筛选后,鸽子最终会依据基因型进行配对。

        弗莱地·瑞维拉:我知道鸽子都会有优劣势,我在选择配对时不会把有相同问题的鸽子放在一起。换句话说,我不会用眼睛不好的一只鸽子配另一只眼睛不好的鸽子,而不会把两只“大块头”配成一对。说到眼睛,我很喜欢搭配眼睛差距大的两只鸽子。

        麦克·马蒂斯:我一般是依据雄鸽选择配偶。首先我把我的鉴鸽标准列一张表,表中对考察每一方面又分别划分了等级。于是每只鸽子在每一方面会得到相应的分数;再根据每一考量方面的重要程度乘以相应的百分比,最后每只鸽子得到一个综合评定的分数。我会选出80羽优秀种雌,排名第一的雄鸽优先选择,我当然会选择强强搭配,而不会放大任何弱点。我发现在提纯优势的育种过程中,或提升了一些优点,或加剧了一些缺点。我于是不断探索培育自己理想的类型。总体评分帮助我缩小了给一羽鸽子选伴侣的范围。适合与一羽雄鸽配对的雌鸽可能不止一两只,于是评分最优的那只便胜出了。

        进行家族育种时,我觉得整个家族的基因型变得更加重要。我希望我最好的鸽子的基因遍布整个鸽群,所以,我采取从不重复配对的方法。这个方法另一个好处是,让我清楚的分出每只鸽子在家族育种中的贡献。总的来说,如果你是新手,或者没有那么大的自信能发现那些潜在的、有可能加剧的劣势的话,最好不要进行近亲繁育。许多家族近亲繁育后会出现很多相似的劣势。而血统混杂的家族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基因型,有言道,多样性是变化之源,而变化未尝不是件好事。

        然而没有一定一致性的基因,让进一步配种增加了难度,因为你不知道哪对配对可能使劣势加倍凸显。对于新手来说,你必须多去鉴赏好鸽,修炼你的鉴鸽技巧,总结自己的一套鉴鸽准则。这个过程,是年复一年的鉴鸽积累,也是你自己的经验在育种当中的运用。因为正如你亲眼所见,育种的过程是依仗着鸽者娴熟准确的鉴鸽技术,更是依仗他们对于培育出更好鸽子的不懈追求和长期努力。 

        问:您认为赛鸽运动史上最伟大的赛鸽选拔专家是谁?

        爱莱克斯:皮特·迪威德

        瑞克·马蒂斯:皮特·迪威德

        托尼·麦璐奇:皮特·迪威德

        比尔·理查德森:尽管问题问的是赛鸽选拔专家,但我能否理解为是赛鸽鉴定专家。这两者的区别我下一个问题会讲到。的确,迪威德至今在赛鸽运动上的影响都很深远,他的鉴鸽水准,也是任何一个名过于实的鉴鸽者都无法媲美的。迪威德来自赛鸽领域的中心荷兰,所以他能够取得上帝一般的权威地位,这是现在的人无法获得的。尽管他是赛鸽级别鉴定师出身,但他也通过在欧洲的社会关系,源源不断的给趋之若鹜的信鸽狂热者提供鸽子——只要他们支付得起他定的价。最后他是靠卖鸽子奠定的知名度,而不是他的鉴鸽。但是迪威德仍被认为是赛鸽运动开创以来最伟大的鉴鸽家。 

        弗莱地·瑞维拉:皮特·迪威德。每个人都从他那里得到过知识,鲍雷德·拉维尼(Brad Laverne)是这样,我也是这样。

        麦克·史密斯:我不得不说是皮特·迪威德,每个有幸见到他的人都会这么说,他的经验,他的见多识广成就了他的天才能力。

        问:如今鸽界,除了您,还有谁是伟大的赛鸽选拔专家?

        爱莱克斯·贝奇:路易斯安那州的吉米·凯西很了不起。很多鉴鸽者不愿与人分享经验。仅仅告诉别人这个鸽子好,那个不适合育种,其实对他们没有实质性的帮助。如果鸽主能知道鸽子的优势弱点在哪⋯⋯哪怕只知道这个,他也会认真的选择配让两只鸽子互相弥补。我们都知道,可能你把两只最好的鸽子配在一起,结果什么成绩也没出来。为什么?⋯⋯因为它们没有很好的互补。然后你给他们更换伴侣,最终找到最佳拍档。这就是要充分了解鸽子的原因,了解才能让它们良好互补。 

        瑞克·马蒂斯:安德烈·汝得霍夫特(Andre Roodhoft)

        托尼·麦璐奇:这个真的我不清楚。

        比尔·理查德森:针对上个问题我来说说赛鸽选拔者和赛鸽级别鉴定者的区别吧。选拔者,经常拜访当地名鸽舍,引进好鸽,为己所用。他可以选个好天气,在光线充足的条件下,把人家刚出窝的小鸽子把玩上个五十只一百只,顺便给鸽主一点“免费”建议,直到主人烦了让他离开。在这个定义之下,恐怕我知道的许多鸽友就得叫做选拔者了。而赛鸽级别鉴定者,是需要飞往世界各地进行鉴鸽,当然,是“有偿“的。这个价格就依鉴鸽人名望而定了,而名望是需要日积月累的。许多选拔者也想肩负起这样一个跟钱挂钩的职业。其实它们两者还有其他不同。

        赛鸽鉴定者是必须遵守时间,忍受世界各地各种天气状况的。他可能顶着华氏一百多度的酷暑,冒着零下温度的严寒在别人家后院里鉴鸽。或者站在别人地下室里,借着亮了好几个小时的热灯泡那一点光亮,从板条箱一只只拿出湿乎乎、热乎乎的鸽子逐一鉴定,一鉴定就是上百只,可能后边还有几十个人看着、等着。这个定义之下,你说的另外两个我觉得了不起的鉴鸽者,就只能说皮特·迪威德和后来的勃雷德·拉维恩(Brad LaVerne)。

        弗莱地·瑞维拉:我真的不知道,这个问题就算了吧。

        麦克·史密斯:我是见过不少的养鸽者,不过回答这个问题还是对未曾谋面的那些鸽友有些不公平吧。然而,这个问题,让我想起问及谁是欧洲最好的育种专家时,皮特·迪威德给我的答案。他说,有很多育种家都是很不错的,像詹森,史迪翠波特(Stichelbaut), 凡布利安娜(Vanbruaene), and 卡垂塞(Cattrysse),他们的养鸽生涯都辉煌无比,不像他说过的那些稍纵即逝的“名人”,幸运的拥有了一对好种鸽就一夜成名,他们的光芒总是很快黯淡。我最佩服的,是那些用赛绩和自己品系长久的生命力来说话的鸽者。他们有真正的实力。  

        与其说我觉得最伟大的鉴鸽家是谁,我不如说说我觉得优秀鉴鸽家身上应该有的品质。这样,大家都能了解谁是名副其实的鉴鸽家了。

        1.他应该首先承认鉴鸽与精确的科学检测相去甚远。他能做的,最多就是抓住机缘,完善育种过程。

        2.鉴鸽家对自己的鉴鸽准则必须有相当程度的坚持,始终如一,这要求有足够的经验,深刻的洞察力,还要有长期应用实践。

        3.鉴鸽者必须能够解释他的评估的重要性,以及对每个部分的评估和整体评估之间的联系。

        4.鉴鸽家应该对他的鉴定如何应用于育种过程有一定的见地。

        5.鉴鸽家的道德是坚持传达自己的观点,即使知道可能会让一些鸽友失望。

      (未完待续)

专栏作家发表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上一篇:赛鸽的鉴赏与选育访谈(五)下一篇:让种鸽产出优质的蛋

信鸽小工具

App下载

官方微信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