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久武
潘久武,1949年生人,教育科学研究人员,上海鸽人。发表或编辑《课程:学校腾飞的引擎》《生命的放飞》《鸽眼新析》等16余部教育或赛鸽著作;曾在《发现》《沪港经济》《中华信鸽》《上海信鸽》等杂志任副理事长、副主编、编委、记者;现任中国信鸽协会官网专栏作家。潘久武,在中国鸽坛上笔名有潘博、尚海、上海鸽人、UFC独立撰稿人等,在《赛鸽天地》《中华信鸽》《上海信鸽》《鸽友》《中国信鸽协会官网》《中国信鸽信息网》等发表文章、专题报告百余篇,有“育种、报道、摘编、赛事、人物、传奇”诸方面的内容,引起了众多鸽友的选读与好奇。潘久武,其信念:中国鸽人应站在育种的制高点上;中国鸽协为代表完全有可能从“赛鸽大国”发展为“赛鸽强国”;作为信鸽爱好者理应做出自己的贡献。我的座右铭:“赛鸽绩为先,育鸽品为高;写鸽质为重,爱鸽情为浓”。 2018年10月1日 撰文
详情>>卷首语:古人说:“开卷有益”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2020年4月30日,由“鸽界名士”陶永康先生组建《赛鸽天地》微信群,10日内500名鸽友爆满,谈天说地、聊鸽论经、不亦悦乎。
鸽友聊得畅,笔者听得欢。趁闲暇之余,试图把生动、鲜活的“口述鸽史”和具有中国特色的乡土鸽文化的个案整理出来,以飨中国鸽友。
期望产生“开卷有益” 和“行万里路”之功效,使每一个中国鸽友养成“认知、感悟、运用”的各自本领。
中华观赏鸽品种有:金眼白、豆眼白、蟾眼白、黑点子、紫点子、蓝点子、两头乌、两头紫、黒乌头、紫乌头、蓝乌头、铁翅乌头、铜翅乌头、蓝翅乌头、毛脚两头乌、黑玉翅、紫玉翅、灰玉翅、铁翅白、球胸鸽银环、孝头玉翅、摩登娜鸽、马甲球鸽、翻翅云盘、勾眼银灰、老虎头帽、玉环银尾、雪上梅、豆眼黑、白毛脚、蓝毛脚、斑丽鸽、紫银尾、黑玉环、紫玉环、黑倒插、七黑背、黑金眼、金鱼鸽、蛇头鸽、跟头鸽、紫环、玉头、大眼、蓝鸟、麻背、玉背、铁牛、黄愣、黄箭、粉串、高飞、秀鸽……
在中国历史上,很多书画都记录了观赏鸽的影子。很多近代名人都是中国观赏鸽的爱好者,如宋庆龄主席、梅兰芳京剧大师、齐白石绘画巨擘、老舍文学巨匠等等,都爱鸽如宝。至今,在宋庆龄故居依然保留着她生前的鸽舍和她钟爱的中国观赏鸽。
据传:观赏鸽的铜翅乌,是稀有价值品种,产与中国。此鸽是在两头紫的基础上,增加了紫色的大翅羽,大翅羽的根数在7根以上为佳。此品种的精品极为稀少,且价格昂贵,是广大观赏鸽爱好者深爱的品种。此精品的特点:飞翔更是好看。中间是白色,像白色花心;四边是紫色,紫色像花朵的花瓣一样,在蓝天白云间飞行实在是精彩好看。
以下是王世襄大师在文章《铜翅乌》中的论述:铜翅乌就是把铁翅乌的黑头、黑尾、黑翅翎换成紫色的而已。
查明代《鸽经》,没有讲到铜翅乌,可能当时还没有。于氏《都门豢鸽记》有数语及之:“在十五年前,京师少此种,后由变种得之,多不佳。吾家得原种,几经变化,始与‘铁翅乌’侔,后此鸽逐遍京师。”总之,要鸽子花色符合培育者的要求,就须付出精力和劳动。
清宫鸽谱也没有真正的铜翅乌,只能说接近,或许由它开始逐渐演变成完美的品种。它出现在蒋廷锡署名的甲谱,黄纸签题名“四平”,可能指头尾两翼四处都有紫羽之意。尽管鸽子面部眼睛下的白斑非铜翅乌所应有;腰部白毛过长,紫色尾翎显得短了;紫色翅翎也太多,约有14~15根之多,但不能否认它已基本上具备铜翅乌的花色。
1920年前后,此时已有与“铁翅乌”相侔之的“铜翅乌”。1924年,我开始养鸽,年方10岁,完全不知道品种之优劣。就学高中时骑车串九城街巷,只为看鸽。犹记鼓楼后有一盘“铜铁乌”,30多只,栩栩如蝴蝶,每驻车欣赏多时。可证于氏之说:民国初期北京才有铜翅乌是正确的。
1990年,王世襄大师曾去山西太原逛迎泽桥鸽市,看到一对铜翅乌,相当整齐,索价20元,比北京便宜。此时,养家为牟利已争养信鸽,观赏鸽被人冷落,太原也受影响。有人去欧洲花几千美元,买1羽信鸽,实在相差太远了。传统文化不被本国人重视,不禁为之恻然。
在《赛鸽天地》微信群中,鸽友曾议论过中华观赏鸽。近年,有鸽友曾看到一阳台养了10多羽铁翅白,非常漂亮,求购2.2万元1羽。又见巧克力色的凤头的铁翅窝头,出5万1羽不卖。日前,对于稀少宝贵的观赏鸽品种,1羽连10万也不卖,甚至有的连欣赏都不让。
有关观赏鸽的羽色,有一个独特的现象:色分三种,黑、紫、蓝(灰)。比如:黑点子、紫点子、蓝点子等,这是民间育鸽者根据繁育经验,进行颜色搭配,最后作育出理想的观赏鸽羽色。俗话说:“头像父来尾像母”,这种育种技巧不是一般养鸽者所能,他们具有很高的技能和造诣。
北京的老点子,素有盘升飞高的特征,长得也羽毛细腻、精神霸气。一放出去就飞高盘旋,还能挂上鸽哨,在空飞行很长时间,北京人称之:“没云高”,就像钻入云层那般高的飞翔;如加上“二筒+三连”,带来更为“清脆、悦耳、动听、悠远、和谐”的哨声。
那时,北京老字号的鸽哨品种繁多,有:联筒类、葫芦类、星眼类等鸽哨,现已成为寄托“回想、回忆、回味”的标志了。从简单的二筒、五筒,到较复杂的七眼、十三眼,还有结口、众星捧月之类。材料也从传统的葫芦和竹子,发展到果壳、铜皮,塑料等等。尤其是结口葫芦,全是内接的,在当时也算是独门技艺了。应该说,观赏鸽+鸽哨:是来自天空最优美的音乐,也可称之“天籁之音”。
据西海先生所言:以前一对“象牙捧月”鸽哨,只要几百元,现在要五千一对,还要预约定制。仅到此时,他真后悔,真不知道何时是对的?何时是错的?
现在的北京点子,毛也糙了、精气神也少了,连飞也不高了。据说,“文革”后,有个皮匠窜了“洋白”,变得尾巴长了,腰松垮了,不愿高飞了,仅能檫着房顶飞翔。没有北京老点子“高挂”飞翔的风范。
目前,北京、新疆、山东、陕西、山西、河北等地,还有观赏鸽爱好者。比如:新疆焉耆组织单头黑鸽展 、和田地区开设观赏鸽展示交流大会,并取得圆满成功,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当地政府还特意发文加以扶持。
国外也有观赏鸽欣赏,但没有中华观赏鸽那么品种繁多、光彩夺目、意味隽永。
本文鸽照:
1、北京老点子;
2、中国观赏鸽铁翅白。


鸽友聊得畅,笔者听得欢。趁闲暇之余,试图把生动、鲜活的“口述鸽史”和具有中国特色的乡土鸽文化的个案整理出来,以飨中国鸽友。
期望产生“开卷有益” 和“行万里路”之功效,使每一个中国鸽友养成“认知、感悟、运用”的各自本领。
中华观赏鸽品种有:金眼白、豆眼白、蟾眼白、黑点子、紫点子、蓝点子、两头乌、两头紫、黒乌头、紫乌头、蓝乌头、铁翅乌头、铜翅乌头、蓝翅乌头、毛脚两头乌、黑玉翅、紫玉翅、灰玉翅、铁翅白、球胸鸽银环、孝头玉翅、摩登娜鸽、马甲球鸽、翻翅云盘、勾眼银灰、老虎头帽、玉环银尾、雪上梅、豆眼黑、白毛脚、蓝毛脚、斑丽鸽、紫银尾、黑玉环、紫玉环、黑倒插、七黑背、黑金眼、金鱼鸽、蛇头鸽、跟头鸽、紫环、玉头、大眼、蓝鸟、麻背、玉背、铁牛、黄愣、黄箭、粉串、高飞、秀鸽……
在中国历史上,很多书画都记录了观赏鸽的影子。很多近代名人都是中国观赏鸽的爱好者,如宋庆龄主席、梅兰芳京剧大师、齐白石绘画巨擘、老舍文学巨匠等等,都爱鸽如宝。至今,在宋庆龄故居依然保留着她生前的鸽舍和她钟爱的中国观赏鸽。
据传:观赏鸽的铜翅乌,是稀有价值品种,产与中国。此鸽是在两头紫的基础上,增加了紫色的大翅羽,大翅羽的根数在7根以上为佳。此品种的精品极为稀少,且价格昂贵,是广大观赏鸽爱好者深爱的品种。此精品的特点:飞翔更是好看。中间是白色,像白色花心;四边是紫色,紫色像花朵的花瓣一样,在蓝天白云间飞行实在是精彩好看。
以下是王世襄大师在文章《铜翅乌》中的论述:铜翅乌就是把铁翅乌的黑头、黑尾、黑翅翎换成紫色的而已。
查明代《鸽经》,没有讲到铜翅乌,可能当时还没有。于氏《都门豢鸽记》有数语及之:“在十五年前,京师少此种,后由变种得之,多不佳。吾家得原种,几经变化,始与‘铁翅乌’侔,后此鸽逐遍京师。”总之,要鸽子花色符合培育者的要求,就须付出精力和劳动。
清宫鸽谱也没有真正的铜翅乌,只能说接近,或许由它开始逐渐演变成完美的品种。它出现在蒋廷锡署名的甲谱,黄纸签题名“四平”,可能指头尾两翼四处都有紫羽之意。尽管鸽子面部眼睛下的白斑非铜翅乌所应有;腰部白毛过长,紫色尾翎显得短了;紫色翅翎也太多,约有14~15根之多,但不能否认它已基本上具备铜翅乌的花色。
1920年前后,此时已有与“铁翅乌”相侔之的“铜翅乌”。1924年,我开始养鸽,年方10岁,完全不知道品种之优劣。就学高中时骑车串九城街巷,只为看鸽。犹记鼓楼后有一盘“铜铁乌”,30多只,栩栩如蝴蝶,每驻车欣赏多时。可证于氏之说:民国初期北京才有铜翅乌是正确的。
1990年,王世襄大师曾去山西太原逛迎泽桥鸽市,看到一对铜翅乌,相当整齐,索价20元,比北京便宜。此时,养家为牟利已争养信鸽,观赏鸽被人冷落,太原也受影响。有人去欧洲花几千美元,买1羽信鸽,实在相差太远了。传统文化不被本国人重视,不禁为之恻然。
在《赛鸽天地》微信群中,鸽友曾议论过中华观赏鸽。近年,有鸽友曾看到一阳台养了10多羽铁翅白,非常漂亮,求购2.2万元1羽。又见巧克力色的凤头的铁翅窝头,出5万1羽不卖。日前,对于稀少宝贵的观赏鸽品种,1羽连10万也不卖,甚至有的连欣赏都不让。
有关观赏鸽的羽色,有一个独特的现象:色分三种,黑、紫、蓝(灰)。比如:黑点子、紫点子、蓝点子等,这是民间育鸽者根据繁育经验,进行颜色搭配,最后作育出理想的观赏鸽羽色。俗话说:“头像父来尾像母”,这种育种技巧不是一般养鸽者所能,他们具有很高的技能和造诣。
北京的老点子,素有盘升飞高的特征,长得也羽毛细腻、精神霸气。一放出去就飞高盘旋,还能挂上鸽哨,在空飞行很长时间,北京人称之:“没云高”,就像钻入云层那般高的飞翔;如加上“二筒+三连”,带来更为“清脆、悦耳、动听、悠远、和谐”的哨声。
那时,北京老字号的鸽哨品种繁多,有:联筒类、葫芦类、星眼类等鸽哨,现已成为寄托“回想、回忆、回味”的标志了。从简单的二筒、五筒,到较复杂的七眼、十三眼,还有结口、众星捧月之类。材料也从传统的葫芦和竹子,发展到果壳、铜皮,塑料等等。尤其是结口葫芦,全是内接的,在当时也算是独门技艺了。应该说,观赏鸽+鸽哨:是来自天空最优美的音乐,也可称之“天籁之音”。
据西海先生所言:以前一对“象牙捧月”鸽哨,只要几百元,现在要五千一对,还要预约定制。仅到此时,他真后悔,真不知道何时是对的?何时是错的?
现在的北京点子,毛也糙了、精气神也少了,连飞也不高了。据说,“文革”后,有个皮匠窜了“洋白”,变得尾巴长了,腰松垮了,不愿高飞了,仅能檫着房顶飞翔。没有北京老点子“高挂”飞翔的风范。
目前,北京、新疆、山东、陕西、山西、河北等地,还有观赏鸽爱好者。比如:新疆焉耆组织单头黑鸽展 、和田地区开设观赏鸽展示交流大会,并取得圆满成功,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当地政府还特意发文加以扶持。
国外也有观赏鸽欣赏,但没有中华观赏鸽那么品种繁多、光彩夺目、意味隽永。
本文鸽照:
1、北京老点子;
2、中国观赏鸽铁翅白。


专栏作家发表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