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永康
《赛鸽天地》杂志责任编辑,该杂志创始人之一。曾任中国教育电视台《信鸽》栏目节目统筹,中国教育电视台《飞翔》栏目主编,内蒙古卫视《赛鸽天地》栏目执行制片人。热衷于赛鸽文化的传播。自幼养鸽,那时以观赏鸽为主,也有少量信鸽。1983年加入信鸽协会,曾担任一级裁判员。参加市、区、俱乐部的比赛,近年以打公棚赛为主。
详情>>

把“从来不生病”的优秀赛鸽做为“家系”的源头鸽

        不少鸽友都希望培育自家的"家系“,源头鸽肯定是选择有优秀赛绩和稳定遗传的优秀个体。除以上两个条件之外,笔者认为还应加上一个条件,即"从来不生病"。这听起来有些苛刻,但为了打造优秀的家系,条件苛刻一些是值得的。因为源头鸽的特性将通过遗传贯穿在整个家系之中,影响之大,不可小觑。

        世上有没有从来不生病的优秀赛鸽呢?答案是肯定的。

        如果你养鸽多年,那么在你的鸽棚里也许就可以发现这样的鸽子。它们不仅赛绩优秀,而且对鸽棚环境、飼料质量要求不高,虽不能逢赛必赢,但成绩确实不少拿。而且它繁育的后代也战绩不俗。更为重要的是,它从来不生病,不管流行什么病,不管鸽棚内有多少同伴染病,它都安然无恙,笑度劫波。

        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它对生存环境有极强的适应性,对自然界中的各种致病因素有极强的抵抗力。这是基因决定的,抗病性来自上代的遗传,并且能遗传给下代。

        把赛绩好、抗病性强的个体选出来,做为家系的源头鸽,会让你受益多多。

        以上的认识不是凭空想像的,而是来自我的养鸽实践。仅举棚中两例为证。

        我棚中有一羽2004年出生的雄鸽,它自已赛绩不俗,其子孙也颇多建树。至2019年,它己经15岁了,从未生过病,由于城市拆迁,鸽棚几经迁移,巅沛流离,有时在临时周转棚里生存状况很糟糕,但它依然保持健康的体魄和昂扬的精神状态。

        2016年,在它12岁高龄时作出的子代,在500公里竞赛中,飞速不亚于青年父母鸽作出的子代。2019年春季来临之时,这羽15岁高龄的老雄鸽仍然春风得意,再入新房,正常地作育子代。在我的记忆中,它的嫡传子孙也没有生病的记录。

        我的另一羽老灰雌,足环号码2009-01-994992,是一羽胡本血统的回血鸽,虽是近亲做出,但从不生病,作出的后代送给朋友,在北京、内蒙、新疆、四川、河北等地的公棚都飞出成绩。其7岁时作出的子代2015-01-0206012灰雄在包头爱亚卡普公棚300公里预赛中,在强逆风的条件下,于6740羽竞争对手中获95名,决赛当日归巢,未获名次,在550公里加强赛中获28名。其9岁时(2018年)作出的子代,在2019年北京众益阳光俱乐部举办的300公里竞赛中仍然飞出1600米的高分速。2019年春季,这羽10岁的老胡本雌鸽再作新娘,繁育出的雏鸽依然健壮。

        鸽子的生命力、对恶劣环境的适应性、抗病性、生育年龄的长短等等,均来自遗传,是由基因决定的。当你为自家鸽子的"家系“选择源头鸽时,一定把上述的三个条件统筹考虑进去,而不是仅仅考虑赛绩。

        随着竞赛体制向鸽王赛和多关赛转变,对赛鸽健康水准的要求越来越高,鸽友们更青睐天然健康不生病、适应多关赛事且飞速快的优秀赛鸽。因此,种鸽的选择条件以及育种工作也应为适应新的赛制而做出修正。挑选"从来不生病“的优秀赛鸽做种,将会促进信鸽种系的全面提升。

专栏作家发表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上一篇:“易地”之后不易驯化,是优秀赛鸽的宝贵品质下一篇:重提信鸽科研

信鸽小工具

App下载

官方微信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