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胜利而生(连载十五)

        飞行方式

        必须提到一点——比赛不是鸽子翅膀的惟一功能。鸽子的一生将用到各种飞行方式,每一种在决定翅膀最终的形状中都有作用。理想的赛鸽翅膀不适合于其他的一些活动,最终的结果是各种需要的折中物。我们主要观察一些其他的飞行方式,牢记差异是人为的,实际上没有形状的划分。飞行方式包括起飞、盘旋、减速、滑翔、急速下降、比赛、躲避、着陆和逃离飞行。

        起飞

        从地面起飞是通过抬起后背正上方的翅膀跳入空气里,高度足以完成俯冲来达到的。当鸽子从栖架上起飞时,它抬起翅膀,使用重力提供最初运动的力量从栖架上降落。通常是腿部的力量和重力一起发挥作用。当两条腿都受伤的时候,可以清楚地看到起飞力量的丧失;鸽子拍打翅膀推动它们降落,但是挣扎变成升空状态。一旦进入空气,翅膀掠过最大范围(280度)带来主动的提升和运动。接近垂直的起飞,身体几乎是直立的。

        在一张鸽子起飞的照片中,注意身体的攻击角度。承担着翅膀的上升,它表现了初级飞羽的高效,允许空气以阻力的最小值通过翅膀。百叶窗式也建立提升和阻力,但是因为初级飞羽转到90度而且翅膀向后移动,阻力实际上产生了向前的移动。因此,在这类扑棱中的部分提升和推进力来自于上行运动。上行运动和下行俯冲形成了有效的提升。

        盘旋

        鸽子猛烈地拍打翅膀,将上方空气卷入并强迫其向下,因此产生了足够的向上的力量,从而形成了盘旋。所有的提升是由拍打翅膀产生的,因为这种练习高度消耗能量,所以它只能在短期内维持。因为接近垂直的起飞攻击角度很高,除了正常的暂停之外。鸽子不是优秀的盘旋者。

        减速

        鸽舍内的缓慢飞行需要与盘旋和起飞相似的运动和肌肉努力。鸽子的身体更加水平;总的来说,攻击角度和飞行速度成反比。攻击角度越小,空气吹过翅膀产生被动提升的机会越大。这种飞行方式非常费力,鸽子不能坚持很长时间。

        滑翔

        鸽子向前飞行,翅膀水平地向外伸展,使用重力作为推进力,滑翔不需要拍打翅膀。鸽子在这个舞台上代表飞机;它在一条稍微向下的轨道上飞行,准确地使用与滑翔机相同的技巧。

        俯冲

        俯冲是鸽子在天空高处的时候一种极端的飞行方式。当它突然收起翅膀弯下腰的时候,迅速地接近鸽舍。比赛日是每一位鸽友屏住呼吸期待的时刻;第一羽鸽子归巢,从天而落仿佛用自身撞击鸽舍,但是通常暂时停止俯冲完美地着陆。

        俯冲的时候,收起翅膀减少提升,增加翅膀着陆系数。通过增加攻击角度和大大地张开尾巴来完成着陆,随着双腿向前伸展减速,准备着陆。

        表演

        炫耀是鸽子的一个特点。向外伸展的翅膀表演强力的翼拍,短期内交替滑翔,在此期间翅膀保持水平45度,结果是鸽子经历了提升的丧失并且迅速地失去高度。

        着陆

        尾巴在着陆的时候大大地张开,像滑翔机一样发挥作用,与此同时攻击角度大幅度地增加,造成强烈的气流破坏提升。作用与起飞和盘旋类似;身体几乎直立,翅膀来回地拍打,初级飞羽几乎水平,提供有效的提升。鸽子在着陆前大多在盘旋,然后向前摆腿降落。

        逃离飞行

        鸽子直到被掠夺者攻击时才执行它们的最快速度。它们扭动,在原地转圈,弯腰,俯冲,以最快速度完成任何技巧动作,躲避攻击者。因为高阻力,力量输出是极端的,鸽子们无法长期保持速度,它只能在紧急时刻用于逃命。它不适用于比赛。

        比赛

        整篇文章至关重要的问题是:哪一种翅膀最适合比赛?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因为比赛不仅是翅膀的活动,此外还有不同的天气条件需要不同的翅膀类型。繁殖想要的翅膀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因为大自然坚持不懈地趋向于恢复到野生类型。我们假设翅膀只被用于比赛目的,那么理想的翅膀将是长而窄的,顶部有点尖,短的前臂和长的末端飞羽——类似于雨燕的翅膀。

        不幸的是(对鸽友)翅膀有其他的功能。大自然决定鸽子应该群居,飞进洞穴并在里面移动,在岩石的边缘、偏僻处和缝隙里活动,与此同时还要能够迅速地起飞,躲避掠夺者并且在飞行中完成各种空中移动;为了这些和其他的活动,大自然赋予鸽子典型的鸽子类型翅膀。

        当我们观看翅膀形状时应该意识到在过去的几百年里比赛的选择已经表现到现代赛鸽的翅膀结构。现在,典型的野生鸽子或野生鸽子类型的翅膀几乎绝迹。最近二十年,只有最快的鸽子被保留并用于育种,翅膀逐渐呈现出与野生鸽子不同的形状。尽管如此,个别的赛鸽和野生鸽子在翅膀类型上有很大变化。这要归因于人类在自然选择过程中的干涉。人类为了适应自身需要,实现了所有物种的改变。

        翅膀和飞行理论

        上述内容值得思考,因为它对于彻底地理解鸽子的赛飞非常重要。我们发现当鸽子在距离家50公里的地方路训时,除去意外,它们通常一起回来,所有鸽子保持同一速度。如果邻居的鸽子同样健康良好,在同一地点同时放飞,也会发生相同的情况。它们将和我们的鸽子一起飞回来,并且组成一个团队,只有在接近家的时候才分开。这引导我们假设:

        1、鸽群内所有鸽子的最快速度是一样的

        2、飞得快的鸽子减速等待飞得慢的鸽子

        3、真正的速度由一些领导者决定,其他鸽子保持相同的速度

        这三种可能性需要进一步讨论。

        1、一个鸽群内所有鸽子的最快速度不大可能是一样的。所有生物的最快速度存在变化,人、狗、马、乌龟等。我们凭经验知道这是真的。我们通过观察还知道所有生物的最快速度是遗传的,从基因方面取决于许多与数量有关的特性。一张鸽群内所有个体最快速度的图表严格地符合正常曲线,有些类似于一口钟。鸽子的最快速度不大可能有任何不同。

        2、有时候一羽本应该留在鸽舍里的鸽子被路训。它可能要下蛋,受了轻伤,换羽很严重,有点脸色不好等等,不应该训练。大多数鸽友都经历过这样的鸽子在鸽群归巢途中掉队的情况。开始的时候它只比鸽群落后几米,但是速度慢的鸽子逐渐变得离鸽群越来越远,最终在鸽群归巢几分钟之后才到达鸽舍。任何鸽子都不会脱离鸽群减速等待落后者。鸽子不会互相等待。

        3、第三种可能性似乎是最有可能的。鸽子是群居性生物,因为它们尽可能保持在群体范围之内。比赛归巢的时候,鸽子不会以最快速度飞行,而是以鸽群中飞得快的鸽子感觉舒服的速度飞行。我称其为舒适的飞行速度(CFV)。飞得慢的成员以超过CFV的速度飞行,目的是不打破连接它们与鸽群的纽带。

        因为鸽子用于飞行的能量对于我们研究比赛速度非常重要,所以我们必须进一步了解它。当一羽鸽子飞得很慢,就像它在鸽舍内部飞行一样,那么它翅膀上很少有气流提供被动的提升。实际上,全部的提升需要的是主动提升带来的一切,来源于强力的翅膀拍打。这种猛烈的拍打飞行引发阻力,在能量消耗方面是最不经济的。一旦有更向前的运动,翅膀上的气流就会带来更消极的提升,消耗较少的能量。此外,飞得很快需要更多能量克服形成阻力。不同速度所需要的能量变化可以制成一张图表,飞行的位置多数是由经济决定的。

        最小范围速度是鸽子以最少能量消耗飞行的速度。最大范围速度(VMR)是鸽子在指定的能量内飞行最远的速度。这些图表和曲线是CJ.彭尼奎克在1968年训练鸽子在风洞里飞行时计算的。他发现鸽子的VMP大约为18公里/小时,VMR大约为43公里/小时。二者都比赛鸽在比赛中归巢的分速慢(75公里/小时)。

        似乎赛鸽的CFV要超过它们的VMR,因为它天生的归巢欲望被人为的健康程度和心理刺激促进。野生鸽子外出觅食和回来不需要相似的速度。

        鸽子缓慢飞行的图片很好地说明了初级飞羽弯曲的性能,这种特别的弯曲能力可以在所有鸽子起飞的影像中看到。翅膀羽毛的柔韧性在飞行中特别重要,因为它凭借推力形成了基本原则。

        在俯冲的末端,翅膀半弯曲,次级飞羽第一个开始上行运动,而初级飞羽在开始上行运动之前拉近身体。它们向前的运动减慢,相对于身体,初级飞羽向内、向后、向上移动。一旦初级飞羽位于身体正上方,俯冲再次开始。初级飞羽转动的性能促进上行运动,允许空气冲过像百叶窗一样的翅膀。这得到了初级飞羽末端间的缝隙的帮助。缓慢运动就像是翅膀执行了一次划船运动,但是空气不像划船一样回来。

        推力的产生

        比赛过程中的推力是由三个方法的结合产生的。总之,初级飞羽负责该工作,次级飞羽扮演了支持性角色。

        所有初级羽毛像一个巨大的“鱼鳍”一致行动,如同人类使用脚蹼游泳。羽毛是“有弹性的”,它们在翅膀向下移动时能够大大地弯曲。最后飞羽的顶端完成最快的移动,因此是在最大的压力下。羽毛越长柔韧性越好,鸽子向前飞行的潜力越大。通常较大的初级飞羽有点向前弯曲,提供更大力量抵抗空气压力。

        当鸽子逆风飞行一段时间的时候,初级飞羽的顶端可以在飞行停止后暂时保持向后弯曲。飞行完成后立刻检查鸽子就会看到这一现象。剩下的羽毛很快恢复正常的形状。

        飞羽被相邻的飞羽暴露的地方会在每一根羽毛的羽轴方向产生独特的力量。飞羽像襟翼一样一起工作,产生的力量与尾部垂直发挥作用。左翼的俯冲产生向前的力量,与飞行路线成20度斜角。右翼在对立的一边产生相同的力量,与合力通过鸽子身体中轴线。

        柔软的尾部或初级飞羽的内部网状物明显宽于僵硬的前部网状物。翅膀完成俯冲的时候,初级飞羽的尾部网状物在巨大的空气阻力的压力下向后弯曲。(羽毛的顶端在羽轴周围轻微地弯曲——左翼顺时针方向,右翼逆时针方向。)“脚蹼作用”再次发挥作用,结果是每一根初级飞羽的顶端产生了向前的力量,暴露了它的尾部网状物。被相邻飞羽的前部网状物遮盖的尾部网状物部分在这个过程中不发挥作用。(我认为羽毛不像螺旋桨的叶片,后者用前段绞进空气帮助产生推力。螺旋桨的作用以机翼的形状为基础——纵向弯曲,当羽毛从尾部到羽轴的厚度相同时,没有弯曲。)

        翅膀向下运动造成空气在身体下方压缩。这产生一种被动的压力,结果是当空气向后、向下逃离的时候产生提升和推力。

        重要的原则是快速拍打飞行的过程中实际上仅仅是由初级飞羽产生了推力,而次级飞羽几乎完全地负责提升的准备。一些主动提升是由初级飞羽产生的,鸽子每一次俯冲都会有微小的向上移动。

      (未完待续)

专栏作家发表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上一篇:为胜利而生(连载十六)下一篇:连载作品:101种方法(一)

信鸽小工具

App下载

官方微信

回到顶部